钻采废液集中处理及再生利用模式构建与工程应用钻采废液是油气田井场开采过程当中产生的一类污染物,主要包括废弃钻井液和措施废液。废弃钻井液也称废弃钻井泥浆,具备高悬浮物、高含油量及含有一定量有毒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等特点。措施废液主要来源于压裂、酸化、修井、洗井等井下作业产生的废水,主要以压裂返排液为主。压裂返排液呈黑褐色,成分复杂,具备高 COD、高色度、高悬浮物、高含油量、高稳定性等特点。长庆油田对钻采废液早期的处理思路是现场挖池,池底部铺设防渗膜,将钻采废液排入沟池中进行自然沉降,沉降后上部钻采废液就地处理回注,底部钻屑和沉砂(泥),加入固化剂后就地固化填埋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一方面会造成大量的土地荒废,另一方面在上述处理过程当中不可避开地出现漏失、处理不彻底等问题,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另外,长庆油田地处我国西北生态脆弱区域,沟壑纵横,井场分布分散。由于各井场间钻采工艺不同,导致处理工艺差别特别大,处理效果差异明显,不可避开地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建立分散式井场集中化处理模式,即将各分散井场中产生的钻采废液进行集中收集、处理及资源化再利用,对于油气田开采污染控制及节约资源具备重要意义。构建分散式井场集中化处理模式具备如下优点:(1)将各分散井场钻采废液进行统一收集,可实现钻采废液水质均质化,便于后续处理;(2)对钻采废液进行集中处理,构建标准化集中处理厂,便于管理,并可制定适用于资源再利用的统一处理标准;(3)对钻采废液进行集中处理,可节约处理资源与成本;(4)构建集中化处理模式,可避开处置的无序化,有利于处理后的资源再利用及集中再分配。1 工程概况“苏里格气田钻井岩屑/压裂返排液集中处理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是国内最大的钻采废液集中处理厂,总投资9937.39 万元,占地面积约 200 亩(133334 ㎡),处理规模为钻井岩屑 50 万 m /a³,压裂返排液 5000 m /d³。由于钻井泥浆与措施废液性质差别特别大,需实行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钻井泥浆,首先通过震动分离以及延时搅拌等物化手段实现固液分离,所产生的固相物质进行资源化利用;所产生的的液相与措施废液混合,进行后续处理。对于措施废液,在预处理阶段,通过铁碳微电解与核晶凝聚等对其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液相再与钻井泥浆压滤后的上清液混合进入生物处理阶段。在生物处理阶段,通过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水中污染物进行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