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心山隧道进锚固桩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及说明1、编制说明本方案根据临时施工图纸、相关法律规范规程、施工现场踏勘情况及我公司类似工 程的施工经验编制。2、编制依据2.1《改建铁路赣州至龙岩扩能改造工程新天心山隧道设计咨询图》2.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2.3《新建时速 2 公里客货共线铁路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2.4《赣龙铁路 GL-5 标指挥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二、工程概况1、新天心山隧道进位于福建省龙岩市大池镇境内,洞设计 98 米明洞,段内 共设置 3根锚固桩,锚固桩分别分布于明洞两侧及明暗交界处右侧。其中明洞 DK253+840 两侧1# 、2# 锚 固 桩 分 别 距 线 路 中 线 ( 中中 )〜10.95m, 桩 长 分 别 为 16m; 明 暗 交 界 处DK253+938 右侧 3#锚固桩距线路中线 7.33 米,桩长 31m,3 根锚固桩桩截面 均为2.25x2.5m (纵 x 横)桩身采纳 C35 钢筋砼现浇,采纳单层配受力筋。为考虑桩 孔内作业人员施工安全,在锁及护壁设置 C20 混凝土加固。2、锚固桩设计概况:2.1、钢筋: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明,使用前应对钢筋进行随机抽检作力学性能 试验,满足法律规范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所有的钢筋在使用前均应进行除锈和调直等 处理。2.2、混凝土:桩身混凝土强度采纳 C35,护壁混凝土强度采纳 C20,桩身混凝土 应边灌注、边振捣,全桩混凝土应不间断一次完成。2.3、挖孔桩土方应尽量远离孔,对风化岩的开挖采纳风镐开挖,硬质岩层采 用弱爆破开挖。挖孔桩护壁设置原则为土层、风化岩层设置护壁,每段护壁 2.0m, 须原槽浇筑,当护壁混凝土具有一定强度后方可开挖下一节。挖孔桩井上部 2m 范 围为锁,桩井开挖 2m后应立即施工锁。2.4、挖孔桩工程在土石方开挖之前进行。2.5、挖孔中如发现风化岩层以上岩性时,应及时通知项目部,项目部同时通知 设计、地勘,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锚固桩开挖深度、桩身配筋等进行调整。三、现场条件1、地形地貌本段位于大池镇境内,地势由中低山脉组成。线路附近猪场较密集,测区内有 319 国道及县道,乡村道路四通八达,交通较为方便。2、地质概况2.1、地层岩性本段地层较复杂,表层为第四系坡洪积粉质黏土,软塑硬塑,局部夹有〜0〜10m 的淤泥质粉质黏土、黏土。山坡表层为第四系坡、残积粉质黏土,含少量碎砾石。 下伏基岩为震旦系砂岩,燕山期的花岗岩等。2.2、水文地质特征本段所经谷地、盆地地下水较发育,山坡的基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