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人物传记 800 字奶奶出生于战火纷飞的二十世记三十代,从农村到城市证了新中国繁荣昌盛的过程。奶奶的童年奶奶的家在农村,她父亲勤快有头脑,置办了几亩地,她们家有个大院子,雇常工为她们家酿酒、磨腐,做点小生意。在那个衣不丰食不足的年代,算是个小康家庭了。常常会有衣衫褴褛的乞丐排着队来到她家门前讨饭。她的母亲心地善良,每次都会分些吃的。附近的山上有土匪,所以家里常备一杆猎抢来自卫。奶奶年幼时上字,但因教学先生过于严厉,书背不会就会拿竹板用劲的打手掌,钻心的疼,当时农村的女孩子几乎都不上学,于是奶奶没上两天就辍学了,回家帮助家里干活。奶奶的中年童年的奶奶是幸幅的,有吃有穿、有爱她的父母,成年后的她却十分辛苦。她与爷爷有五个孩子,爷爷农校毕业,在其他县城工作。奶奶在家里种地带孩子,日于过得十分艰苦。当时农村是大集体年代,农民靠劳动挣工分、分口粮。奶奶家只有她一个人劳动,挣得口粮自然不多。地里的活都是体力活,奶奶每天都要忍着饥饿干活、还要让孩子们吃饱。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回家缝缝补补、洗洗涮涮。那时候的衣服鞋子都是自己做的,奶奶的针线活做的也很好。即使条件再艰苦,奶奶也要送大姑大伯去上学,奶奶知道上学有多么重要。那个时代的条件虽然艰苦,但她继承了她母亲善良的品质,与邻里的关系融洽,直到现在老邻居还时不时给奶奶打电话问候。奶奶的老年随着奶奶的子女们各自成人结婚,奶奶进入了老年时期。伯伯姑姑们非常孝顺,给奶奶买吃的穿的,还时不时带奶奶旅游,北京的长城故宫、大连的海滩都留下了奶奶的身影。她时长感慨:“当年的苦可没白吃啊!”后来奶奶到了城市,帮助子女们带娃,我就是奶奶看大的。虽然她没上过几天学,不认识几个字,但通情达理,与人为善,教我如何与人相处,例如见到人要问好、要会说话。过去的农活练就了奶奶健康的身体,她现在已经 83 岁了,每天还出去买菜做饭,操劳着我们一家的吃喝,闲时坐在窗边,带着老花镜做鞋垫。奶奶常说:“只要还能动,我就不闲着。”后记奶奶尝尽了人生百味,劳动了一生、奉献了一生。从食不果腹、破衣烂衫的旧社会到如今丰衣足食的新社会,见证了我国的繁荣富强。她时常说:“要是没有知识文化,没有祖国的强大,我还在农村种地呢!”我要学习奶奶身上劳动人民坚韧拼搏的精神、善良乐观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