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标***隧道衬砌渗漏水处理方案1、工程概况 **高速公路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 80K m/h,其中***隧道为左右线分离式隧道,左线全长 184 1米,右线全长 1 886 米。本隧道防水等级为一级,二次衬砌砼抗渗等级不小于 S 6。2、隧道防排水设计 结构防水:二次衬砌混凝土采纳 C 2 5 防水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内加 6%/m³ 防水剂. 三缝防水:变形缝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并用防水材料嵌缝;施工缝中间位置设置带注浆管遇水膨胀止水条(施工缝含环向、纵向边墙);所有变形缝及环向施工缝设置背贴式止水带。 模注混凝土衬砌外防水:暗洞洞身(除仰拱外)满铺防水层;防水层采纳 EVA 防水板+无纺布,采纳热风双焊缝施工工艺.防水板与无纺布间不得全复合。EVA 防水板厚 1、2m m,无纺布 300g/m²。 地下水排水系统:1、单壁打孔波纹管(Φ 5 0HD P E):每20m 环向均匀设置一处于防水层后,地下水较丰富时可适当加密。2、单壁打孔波纹管(Φ100HDPE):外裹无纺布纵向设置于左右边墙底部,用于集中 Φ50HD P E 单壁波纹管以及外侧拱墙外侧得防水层中引排得地下水。3、无孔波纹管(Φ100HDPE):横向设置于仰拱填充内,1 0m一道均匀布置,将左右边墙底纵向排水管汇合得地下水通过横向支管流入隧道排水主管。3、隧道渗水情况统计及原因分析 截止目前,***隧道共发现明显渗漏水 6 处,分别为:z k15+41 4 边墙,K 15+5 46 边墙,K1 5+579 边墙,K15+5 9 2 边墙,K15+6 04 拱顶,K 1 5+654 边墙。 结合***隧道勘察设计地质水文情况及现场施工情况分析原因如下:(1)***隧道地处龙门山断裂带,且经 5、12 大地震造成围岩破裂,地下水含量较大。(2)以上 6 处明显漏水段大部分处于 F d 2 断层破裂带,且该段山体表面为一个大凹槽,地下水含量更加丰富,加之隧址所在区域降水量丰富,更加大了地下水得含量.(3)施工过程中初支表面锚管头未割除洁净,扎破防水层,使地下水进入混凝土内进而渗出。(4)衬砌背后盲管堵塞造成排水不畅,衬砌背后水位上升,水压增大,突破防水层薄弱部位进入混凝土内。(5)施工缝位置止水带,止水条等装置安放不合适。(6)混凝土振捣不密实,防水剂添加不足等混凝土原因导致混凝土没有达到抗渗得要求,进而产生渗漏水现象。4、渗漏水处理方案 针对以上原因对衬砌表面渗水,以“洞内衬砌以堵为主,以排为辅,恢复原排水系统”得原则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