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的应急预案一、总则1.编制目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潜在有毒有害气体事故或紧急情况进行控制处理,以有效的预防。减少有毒有害气体对环境影响和人身损害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应急预案。2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中铁十 XXXX 有限公司玉磨项目铁路工程项目部一分部承担施工的隧道工程。 二、工程概况1、线路概况 线路位于云南省南部地区,以昆玉铁路玉溪西站为起点,自北向南经研和、峨山、化念、杨武、罗里、铜厂冲和甘庄至元江;出玉溪地市后,线路路过界址坡、小能科、安定、墨江、他郎河、阿墨江、过尧、通关、把边江、磨黑至宁洱,再经同心、佛台山、莲花寺至思茅;出普洱地市后,线路穿越普文、大渡岗、勐满、曼掌,一跨澜沧江进入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最后在橄榄坝二跨澜沧江后,过勐罕、关累、勐远、勐腊到达磨憨。 本分部线路全长 508.533 公里,其中双线段新建线路 364.142 公里,单线段新建线路 144.391 公里。桥隧比约 86.12%。2、自然特征2.1 地形地貌 线路经过区域翻越三山(磨盘山、哀牢山、无量山),横跨四水(元江-红河、阿墨江、把边江、澜沧江-湄公河),由北西向南东倾斜。山川河流呈北西-南东向排列帚状分布,多为构造侵蚀高中山、中山地貌。山峰高程一般为 1600~2700m,最高峰为哀牢山主峰大雪锅山,海拔 3137m,最低点为南昏江与元江交汇处,海拔 328m,相对高差 400~1500m,最大达 2810m。区内属红河、澜沧江两大水系,主要河流由北西向南东奔流,纵穿全境。沿线植被发育,林木覆盖较好,区内主要有 “植物王国”之称的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风景名胜。3、工程地质条件3.1 地层岩性 线路所经地区地层岩性复杂,沿线地层主要为中生界红色砂泥岩地层(俗称滇中、滇西红层),其次为古生界、前震旦系古老的结晶岩系、哀牢山变质岩系及覆于基岩上的第四系各种成因堆积物;局部分布有侵入岩体。3.2 地质构造 本线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缝合带附近之扬子亚板块、印支亚板块、滇缅泰亚板块,三大亚板块以金沙江-红河断裂带和澜沧江深大断裂为分界,线路地跨扬子亚板块之康滇古隆起、印支亚板块兰坪-思茅拗陷与哀牢山褶皱带、滇缅泰亚板块保山褶皱带。3.3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因受印度板块向北偏东的强烈推挤和川滇菱形块体向南南东滑移的强力楔入叠加作用,导致区内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活动剧烈。现今构造--地震活动与水热活动强烈、地震频繁且震级大,元江、墨江、把边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