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露天煤矿排土场疏干排水系统改进

露天煤矿排土场疏干排水系统改进_第1页
1/9
露天煤矿排土场疏干排水系统改进_第2页
2/9
露天煤矿排土场疏干排水系统改进_第3页
3/9
露天煤矿排土场疏干排水系统改善1 排土场地形与地质构造普阳露天煤矿排土场剥离物沿山坡排弃,原始地形呈南高北低,山坡底板标高为 806 水平,山坡顶部标高为 1250 水平。排土场基底地质构造由下往上依次为:坚硬岩组、软塑岩组、松散松软岩组。1)坚硬岩组。排土场基底灰岩坚硬致密,岩溶发育弱,本岩组分为 3 个岩性段,下部为中厚层白云岩、灰岩,分布于排土场西南侧及西南外围;中段薄层状泥质条带灰岩,夹多层泥岩、上段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分布在山谷底部、排土场中部和北部。该层厚度 0~6.6m,平均为 3.78m。2)软塑岩组。该岩组含 3 个小层。①底部含砾粉质粘土:呈褐黄色、可塑至硬塑状,天然密度为 1.91~1.98g/cm3,孔隙比为0.73~0.83,是本岩组中力学性质最好、分布面积最大的土层,岩性及厚度比较稳定,一般含有碎石;②中部淤泥质土:褐黄色,含大量腐植质和少量碎石;常具滑感,地表未出露。分布在排土场下部和中部,该层厚度一般在 1.55~4.70m,平均为 3.13m;③上部粉砂质粘土:褐黄色为主,有灰白、灰绿、褐黑等杂色,含少量次圆状砾石和粗、中、细砂岩,一般呈可塑状,天然密度为 1.89~1.97g/cm3,孔隙比为 0.84~0.96,分布在排土场中下部,层厚1.6~4.8m,平均 3.2m。力学性质介于上述的含砾粉质粘土和淤泥质土之间。3)松散松软岩组。即人工排弃土层,排弃物来自含煤岩系的各种岩石,主要是第三系中龙潭煤组的泥灰岩、粉砂质泥灰岩和砂质泥灰岩,上新统河头组泥质岩、砂质泥灰岩及少量砂砾岩,以及第四系的粘土、亚粘土、钙质粘土,由于岩性不同,抗风化能力不同,填土形成后,在地下水的条件下,抗风化弱的岩石先变成粘性土,而抗风化能力强的岩块相互嵌组成骨架,在排弃土的重力作用下,先软化的粘土被挤进骨架之中,使堆土层的整体稳定度减少。加之堆积过程杂乱,导致形成的排弃土层整层的岩性、含水性以及物理力学性质不均[2]。2 排土场现状排土场位于普阳村南西面约 400m 的一溶蚀谷地内,距离露天采场 1.5km,排弃终了占地面积为 1.26km2;最低排卸水平为 810,最终排弃标高为 1100,排弃总高度为 290m,台阶坡面角为 35°最终边坡角为 13.5°;排土台阶高度 860 水平以下为 15m;860 水平以上为10m,台阶坡面角为 30°,最终松散系数为 1.1。截止 2025 年末,排 土 场 已 排 弃 至 1030 水 平 , 排 土 台 阶 高 度 860 水 平 以 下 为15m , 860m 水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露天煤矿排土场疏干排水系统改进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