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25 年 9 月第一篇土建篇一、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措施 21二、填充墙墙面裂缝防治措施一三、混凝土、砖砌体墙面抹灰裂缝防治措施 12 -四、外墙外保温墙面裂缝、渗漏防治措施 12...五、外窗渗漏防治措施 18六、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地面渗漏防治措20七、屋面渗漏防治措施 21八、栏杆、扶手施工控制措施 22九、安全玻璃施工控制措施 23十、室标高和几何尺寸施工控制措施 24第二篇安装篇十一、地漏安装不规,水封深度不足防治措施 25十二、散热器安装不规,散热器支管渗漏防治措25十三、地面辐射采暖安装不规防治措施 27十四、通风、空调风量达不到设计要求防治措施 28十五、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联结做法不规防治措施 29十六、金属配管及桥架电气接地(含跨接)不可靠防治措施 30十七、新型电气金属导管机械联结不良防治措施 35十八、电气暗配管不通,管穿线“死线”,金属线管有毛剌防治措施......3132十九、户配电箱安装及配线不规,存在安全隐患防治措施第一篇土建篇一、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措施(一)楼板设计1、住宅的建筑平面宜规则,避开平面形状突变。当平面有 凹时,凹周边楼板的配筋宜适当加强。当楼板平面形状不 规则时,宜设置梁 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在未设梁的板的边缘部位设置暗梁,提高该部位的配筋 率,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2、设计单位在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进行设计时,在确保楼板承载力的前提下,应适当提高楼板的刚度。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设计厚度不应小于 120mm,厨房、厕浴、阳台板不得小于 90mm。对于过长的单向板,设计时应进行抗裂验算,合理确定加密分布筋的配置。3、现浇板配筋设计宜采纳热轧带肋钢筋细且密的配筋方4、屋面及建筑物两端的现浇板及跨度大于 4.2m 的板应配制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 150mm,直径不应小于8 mm。5、外墙转角处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钢筋的数量、规格不应少于 7①10,长度应大于板跨的 1/3,且不得小于 1.2m。6、在现浇板的板宽急剧变化处、大开洞削弱处等易引导收缩应力集中处,钢筋间距不应大于 150mm,直径不应小于8mm,并应在板的上表面布置纵横两个方向的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截面积的0.15%,且不小于① 6@2。7、现浇板强度等级不宜大于 C30,当大于 C30 时,应采取抗裂措施。8、剪力墙结构住宅结构长度大于 45m 且无变形缝时,宜 在中间位置设置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