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滴注缩宫素观察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滴注缩宫素催产、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我院 2025 年 10 月至 2025 年 10 月间80 例产妇行缩宫素催产、引产的护理经过,观察产妇是否能顺利分娩。结果:75 例产妇在使用缩宫素后能顺产,5 例在使用缩宫素时有规则宫缩,但停用缩宫素后宫缩停止或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催产、引产失败,只能剖宫产结束分娩。结论:严格掌握缩宫素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做好产妇的宫颈评分,注意胎心音、宫缩、宫口、先露高低的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及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对产妇顺利分娩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缩宫素;观察;护理 缩宫素可以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加强子宫收缩,增加收缩频率,其收缩程度取决于用药剂量及子宫所处的生理状态[1],小剂量使用缩宫素能使子宫肌张力增加,收缩力加强,收缩频率增加,但仍保持节律性、对称性、极性,有助于引产或加强子宫收缩,促使胎儿顺利娩出;产后由于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大剂量的缩宫素可使子宫产生持续性强直性收缩,压迫子宫肌层血管而止血,但若缩宫素剂量过大,能引起子宫肌张力持续增加,收缩不协调,乃至舒张不全导致强制性子宫收缩。所以合理的运用可降低剖宫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减少产妇的痛苦。若使用不当,可发生严重后果,如胎儿宫内窘迫,子宫破裂,软产道严重撕裂,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甚至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因此掌握好催产素引产的方法与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我科使用缩宫素的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2025 年 1 月至 2025 年 9 月底,我院产科应用缩宫素静滴催产共 80 例,成功 75 例,失败 5 例,成功率%,80 例产妇的骨盆外测量均正常,年龄 18 岁~36 岁,平均年龄 27岁;初产妇 45 例,经产妇 35 例,足月妊娠 72例,过期妊娠 8 例,宫颈评分≥5 分 77 例,,宫颈评分≤5 分 3 例,无宫缩 8 例,原发性宫缩乏力 40 例,宫颈口开大≥3cm 并继发性宫缩乏力 32 例,其中胎膜早破 12 例, 方法:5%葡萄糖液体 500ml+缩宫素 2u 摇匀,选用 24G 套管针,开始滴速为 8 滴/min,观察 15~30 分钟,根据产妇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宫缩强度和胎心率的情况,缓慢调节滴数至 40 滴/min,并逐步加大缩宫素浓度 3~4u/500ml,最多不超过 4u/500ml,将宫缩调整稳定在每次收缩 30~50s,宫缩间歇在2~5min,维持输液浓度与滴数,以免造成人为的急产。对精神紧张或产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