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外渗的定义静脉用药期间,药液从血管漏出进入血管周围组织。输液外渗发生率外渗可以发生在外周及中心、静脉,也可发生于任何种类的注射通道装置,包括隧道及非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泵、甚至骨内和硬膜外的输液方式。据统计,外周静脉化疗药物的外渗发生率为 0.1-6.5%其中,58%的外渗发生于小儿〔Camp-Sorrell,195B。中心静脉外渗发生率为 0.3-4.7 %〔Schulmeister and Camp-Sorrell, 2〕0。外渗的分类发泡剂为:对组织有危害,假如进入周围组织,可引起组织损伤的溶液,包括化疗药,*些电解质溶液,放射照影比照媒介,血管加压素等。发泡剂与非发泡剂的区别:就是药物外渗后是否引起组织坏死,例如氯化钠深处,一般不会引起组织坏死。外渗分类一根据药物发泡性能分:a. 非发泡剂引起的外渗:即非发泡剂由于粗心用药而进入周围组织所引起的外渗。b. 发泡剂引起的外渗:即发泡剂由于粗心用药而进入周围组织所引起的外渗。化疗外渗的分类及特点一根据是否与 DNA 结合分为:a. 不与 DNA 结合的化疗外渗:立即产生损伤,代谢迅速。愈合快。外渗面积大时需要手术。如:**碱类损伤不向深度开展,3-5 周愈合。b. 与 DNA 结合的化疗外渗:不但立即产生损伤,而且毒性进入深部组织,毒性的作用时间长。由于化疗药物与组织细胞的 DNA 结合,使这些细胞丧失了自身愈合的能力。常见的如:氮芥、阿霉素。外渗的临床表现1)痛苦:程度为中度或重度痛苦,性质通常为烧灼痛、刺痛。局部出现红、肿。穿刺导管无回血。〔并不是所有以上病症都出现〕2)水疱:局部可出现水疱。3)皮肤发黑变硬:发黑变硬的皮肤下溃疡可能已经形成。4)当厚的表皮坏死时,创面苍白,毛细血管缺血,创面逐渐形成干黑色结痂。5)溃疡早期不明显,当损伤后的 1 -2 周结痂脱落溃疡的空洞即表现出来。典型的溃疡为:基地面坏死的、黄色纤维坏死,周围为红色的边缘。外渗的临床分级a. 级:没有临床表现。b. 级:皮肤发白,水肿*围的最大处直径小于 1 英寸〔2.5 厘米〕,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痛苦。c.级:皮肤发白,水肿*围的最大处直径在 1 到 6 英寸之间〔2.5-15 厘米〕,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痛苦。d. 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水肿*围的最小处直径大于 6 英寸〔15 厘米〕,皮肤发凉,轻到中等程度的痛苦,可能有麻木感。e. 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皮肤变色、有淤血肿胀,水肿*围最小处直径大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