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侵入式能效监测终端技术说明一、重点技术介绍〔一〕应用围能耗监测是开展节能工作的根底,加强能耗监测尤其是电力能耗的监测工作对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开展、建立节约型社会和缓解能源压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能耗监测是采纳分项能耗计量的方法,即对供电电路进展分项计量改造,在每类甚至每个设备上根据要求安装带有通信功能的电能表,实现能耗的数据采集与监测分析。非侵入式能效监测是能效监测的一种新技术,其根本思想是无需进入负荷部,仅通过对电力负荷入处的电压、电流及功率信息进展测量、分析,便可得到负荷部不同用电设备实时的功率消耗比例,从而实现负荷分解。非侵入式能效监测为电力公司和用电企业提供了 一种用最少的侵入实现对负荷部用电设备功率消耗的低本钱监测方法,是智能用电系统的根底新技术,可用于共建筑〔如高校、医院、政府等〕、商业大楼、工业企业、居民小区等领域能效监测与管理。〔二〕技术原理非侵入式能效监测终端通过分析其量测点处的电压、电流等电气量,实现对用户总负荷的分解,估量出单个用电设备的使用状态、能耗等用能信息。负荷分解包括数据量测、数据处理、事件探测、特征提取、负荷识别 5 大步骤,在此根底上还有针对电网和用户的各种高级应用。负荷印记是非侵入式能效监测的重要概念,定义为一个用电设备在运行中所表达的独特的能反映用电状态的信息,如有功的波形等。负荷印记包含了负荷的运行特征,而这些特征由用电设备的工作条件决定,据此可将负荷印记分为稳态、暂态、运行模式三类,其中稳态与暂态两类负荷印记取决于设备部的元器件特征;运行模式类负荷印记则由设备的运行控制策略决定。负荷印记的各种特征具有重现性,故基于负荷印记特征可识别负荷类型及其使用状况,此即非侵入式能效监测的实现原理。美国麻省理工最早进展了非侵入式能耗监测技术讨论,讨论和实验说明,非侵入式能耗监测可具有良好的负荷分析准确率。数据来源:REDD: A Public Data Set for Energy Disaggregation Research〔三〕技术方案设计方法传统的侵入式负荷监测需要为每个被监测负荷安装数据采集和传感器等硬件,然后将监测的各个设备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其硬件复杂而软件简单,安装和维护的费用高,同时在安装过程中可能需要进入负荷部,这将影响用户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甚至影响系统运行。非侵入式能效监测是一种不影响或者尽可能小地影响作用对象的监测工具,可以为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