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顶升施工方法样本

顶升施工方法样本_第1页
1/13
顶升施工方法样本_第2页
2/13
顶升施工方法样本_第3页
3/13
第五节 顶升段桥梁主要施工方法2.5.1 老桥顶升段现状南浦大桥浦东主引桥老桥顶升段工程范围为 K0+819.700-K1+018.200, 长度为 198.5m。顶升段桥面纵坡为-3.5%, 横坡为 2.0%( 双面坡) 。顶升段共涉及 9 孔结构, 其中除第 K13 孔跨径为 38.5m 外, 其余 K14-K21 共8 孔跨径均为 20m。第 K13 孔跨越横向地面道路东方路, 上部结构为预制预应力砼 T 梁, 梁高 2.3m, 砼标号为 50 号, 每孔布置 11 片 T 梁。第 K14~K21 等 8 孔上部结构均为预制预应力砼空心板梁, 梁高 2.3m, 砼标号为 40 号, 每孔布置 24片空心板梁。桥面铺装厚度: 30 号钢筋砼垫层 80mm+沥青砼面层 50mm。顶升段桥墩均采纳倒 T 形悬挑式盖梁, 盖梁底宽 2.6m, 上口宽 0.92m, 顶面横坡为 2.0%( 双面坡) , 为钢筋砼结构, 砼标号为 40 号。桥墩立柱为距形薄壁空心等截面双柱墩构造, 每根立柱下设有 12 根 400×500mm 预制钢筋砼方桩, 桩长 30m。立柱间距 13.0m, 两承台间以系梁相连, 承台砼标号为 40 号。顶升设计道路等级: 主线快速路, 设计行车速度: 80km/h, 设计荷载标准: 汽车荷载: 城-A 级, 验算荷载: 特-300。抗震设防标准: 按地震基本烈度 7度抗震设计。顶升后桥梁纵坡在顶升段内形成反坡, 即先为负坡度( 下坡) 经竖曲线后再为正坡度( 上坡) 。2.5.2 总体施工流程2.5.2.12.5.2.1 总体施工原则总体施工原则鉴于本工程的建设特点与该项工程的施工难度与社会影响, 经过再三比选, 我们确定了”应在 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选择周期短的施工 形式 ”的施工组织思路, 其具体内容是: 在施工中应本着从易到难、 从简单到复杂逐渐过渡的原则安排施工内容 , 而且应该尽可能的将顶升施工风险进行有效分解与压缩 , 分段 推动施工, 简而言之即”分段实施、 逐一就位”。考虑到桥跨数较多且均为简支板梁构造, 这里拟采纳切割墩柱、 逐墩顶升盖梁逐墩到位的方法, 计划充分利用原有结构的传力体系设计具体施工作业方式, 有效的将顶升压力传递到原有基础, 顶升着力点设在盖梁底面, 同时切断墩柱, 经过顶升盖梁来达到改变梁底标高的目的, 每次施工都由多次换托、 调整偏差等系列工序组合完成。在充分技术论证的基础上, 本工程 12#~14#墩( 1、 2) 跨拟采纳整体顶升梁体, 15#~21#墩( 3~9 跨) 采纳全桥同步顶升盖梁切割立柱、 逐墩顶升、 逐墩到位的总体施工方案, 由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顶升施工方法样本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