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工程施工应急预案1、测量误差施工预案顶管过程中通过测量仪器控制管道高程和中心偏差,并做好记录。发现偏差应立即纠正。纠偏校正顶管偏差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偏差校正要以预防为主,不能等产生明显偏差时再进行校正,超偏差校正也不会产生明显的效果,所以必须逐步由误差调整到正确。挖土校正法:采纳在不同部位调整挖土量的办法,以达到纠偏的目的,这种方法校正误差范围一般不大于 10~20mm。施工中要不断总结经验,调整挖土范围,保证顺利顶进,决不可盲目掏挖造成超偏差,也不可盲目纠偏以产生隐患强制校正法:这种在偏差大于 20cm 时,实行的杠杆或千斤顶纠偏法,一般在施工中应力求避开,因为这种方法纠偏往往不能彻底消除病源”而效果不佳。衬垫校正法:当局部地基软弱、地基承载力不足而使管头底沉,这时应结合顶木校正法同时在管底下衬垫,换填砂石加木板等以增加地基强度。2、防止路面沉降、塌陷预案(1 做好顶管施工前的施工准备工作,对工班进行技术、安全交底,从思想上首先确应质量和安全意识;(2 选用优质,对到场材料做好现场检查验收工作,对不合格产品坚决予以退回;(3 做好材料供应,开始起顶前做好材料计划,并在现场备好足够的余量,在顶管工作开始后 3 天内,保证所有管到场;(4) 顶管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选用 20 厚橡胶板制成内径① 260。外径① 31 的橡胶圈,用 M12 膨胀螺栓和环形压铁固定在洞,要求中心偏差小于 3mm ,压实不漏水,同时在洞内侧增加一道橡胶止水圈,确保洞内的水外漏;(5) 在顶管的施工过程中,确实做好注浆减磨,选择优质的触变泥浆材料,注浆压力保持在 0. 5〜0. 7Mpa,根据地面变化和地下水位情况等因素及时调整压力和注浆量,每天的注浆量应做好记录,作为分析地层损失的依据,注浆工艺由专人负责,并保证注浆设备和管路可靠,并每日定期检查;(6) 在顶管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换浆工作,在一段 F 管顶进完成后,必须及时换浆,一般以 3 天为一个周期,将水灰比为 0.5:1 的水泥浆从注浆孔高于膨润土注浆的压力注入,把顶管前面的第一节的注浆空打开,使膨润土泥浆流出,直到有水泥砂浆压出时,再把注浆空塞上,换浆后 F 管的周围有充分的水泥浆,经过一段时间后,水泥浆溶入粉砂土中,最终改变了土质和管壁合成一体,可充分保证塌陷问题的产生;(7 在顶通前应做好出洞前的准备工作,在机头出洞后及时将机头和连接的管道分离,机头及时吊出井外,在第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