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常识性了解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本节知识,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关心科学前沿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现代通信知识。教学难点了解现代通信知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无线电广播和电视的工作过程。那么电视广播和声音广播相比,在相同的时间内哪个传输的信息多?看屏幕(微机播放)。学生们交流、讨论后说:电视传播的信息比声音广播多。电视除能通过声音得到信息,还可以看到它的周围环境、色彩、天气等等信息。教师归纳总结:信息理论表明,作为载体的无线电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就越多。因此,几十年来,无线电通信,电视广播等所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可以形象地说,信息之路越来越宽了。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微波通信活动 1:为什么要用微波通信?大家阅读课本,讨论交、流后并回答问题。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微波(microwave)的波长在 10 m~1mm 之间,频率在 30 MHz~3×105MHz 之间,比中波和短波的频率更高,可以传输更多的信息。活动 2: 微波具有哪些性质?大家阅读课本,讨论交、流后并回答问题。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微波的性质更接近于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面绕射,因此需每隔 50 km 左右就建一个微波中继站。微波中继站可以把上一站传来的微波信号经过处理后,再发射到下一站,这就像接力赛跑一样,一站传一站,通过很多中继站,可以把信息传递到远方。活动 3:能否用月亮——地球的卫星作为中继站,实现微波通信?大家讨论。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能,但是用月亮作为中继站不好。因为月亮可以反射微波,但它离我们太远了,信号衰减,时间延迟。况且只有当两个通信点同时见到月亮时,才能完成这两点间的通信。所以用月亮作为中继站,信号不好,还可能有时接收不到信号。探究点二 卫星通信活动 1:那么人造卫星做中继站可以吗?说出你了解的卫星通信的知识。(看屏幕,微机播放内容:人造卫星)让同学们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归纳总结:卫星通信系统由通信卫星、地面站和传输系统组成。在地球的周围均匀地配置三颗同步通信卫星,就覆盖了几乎全部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