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讲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知识内容考试要求知识内容考试要求1.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a5.免疫接种的应用a2.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a6.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a3.特异性免疫b7.HIV 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a4.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a8.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防御措施a 免疫的三道防线1.第一道防线: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体表屏障,包括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2.第二道防线: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是内环境中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及血浆蛋白破坏病原体。机体克服感染时,死的白细胞、活的白细胞、死细菌、坏死的组织、坏死的细胞组成脓液。3.第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4.免疫细胞的分化比较项目B 淋巴细胞T 淋巴细胞起源淋巴干细胞发育场所骨髓(鸟类在腔上囊)胸腺分化条件受抗原刺激分化结果效应 B 细胞和记忆 B 细胞效应细胞毒性 T 细胞和记忆细胞毒性 T 细胞5.抗原与抗体(1)抗原: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非己物质,化学成分为蛋白质、大分子多糖 、 黏多糖。抗原都具有分子标志。人体细胞膜上的分子标志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它的本质是糖蛋白,除了同卵双胞胎以外,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 MHC。(2)抗体:效应 B 细胞产生的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1)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2)T 细胞和 B 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但分化场所不同,T 细胞在骨髓中分化成熟,B 细胞在胸腺中分化成熟(×)(3)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主要针对体内的抗原(√)(4)体内衰老细胞和癌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5)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6)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性的,要比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更重要和强大(×)1.三角度界定抗原与抗体(1)成分: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但抗体都是蛋白质。(2)来源:抗原并非都是外来物质(异物性),体内衰老、癌变的细胞也是抗原;抗体是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但也可通过免疫治疗输入。(3)分布:抗体除分布于血清、组织液等内环境中,外分泌液(如乳汁)中也有分布。2.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3.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 项目种类 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区别来源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对象所有病原体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特点无特异性,作用弱,时间短有特异性,作用强,时间长基础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