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一、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不断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三、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保持协调一致。2.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即“牵一发而动全身”。3.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四、案例1.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沿岸海区的影响洋流状况大气环流气候状况海洋生物正常年份上升流强烈下沉气流气候干旱,形成荒漠形成渔场厄尔尼诺发生年份上升流减弱上升气流降水增多鱼类死亡2.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亚洲地理环境1五、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1.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1)作用:能量是维持地表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也是联系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桥梁和纽带。(2)主要体现2.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1)作用:是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原因,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2)实例①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吸收释放制造或消耗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氧气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氧气二氧化碳、水消耗有机物植物的产生使化学元素在四大圈层间运动② 地理环境中的水循环、碳循环等物质运动。六、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1.认识喀斯特地貌(1)喀斯特地貌的形成① 岩石② 水微点 1 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具体作用(1)改变大气成分,改造大气圈。(2)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改善陆地水分状况。(3)改造岩石圈,促进土壤形成。(4)使地球面貌发生根本的变化。(5)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微点 2 在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性因素,植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微点 3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可用两个词来理解记忆,即“关联性”和“制约性”关联性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统一的演化过程;制约性指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微点 4 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类试题答题思路(1)陆生动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答题术语生存空间① 面积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显著,环境多样,适生空间大;②环境空间差别大,适生空间小;③长期与大陆分离,环境封闭,物种独特气候① 纬度(海拔)低,水热充足,植物繁茂,食物充足;②纬度(海拔)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③冬季(终年)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