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讲 新中国的科技、文化和重大理论成果考点 1 新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知识整合·厘清史实]一、科研的起步与国力的展示1.措施(1)确立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2)成立中国科学院与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等科研机构。(3)吸引海外知识分子归国,政府还大力培养科技人才。(4)1956 年,确定了国家重点科技任务和发展尖端科技的紧急措施,掀起“向科学进军”的热潮。2.成就领域成就国防科技①1958 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能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②1964 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③1967 年,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④1970 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医学1965 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农业领域1973 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1.背景(1)“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差距拉大。(2)“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3)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1985 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2.提出1988 年 9 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3.意义(1)是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2)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三、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1.原因(1)“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2)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3)“863 计划”“火炬计划”等重大科技规划相继实施。2.成就(1)核技术方面:核武器技术不断发展,并在农业、科研等方面和平利用。(2)空间技术领域:1984 年,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3)航空航天事业:1980 年 5 月,中国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2003 年10 月,中国成功发射“神舟 5 号”载人宇宙飞船。(4)信息技术领域:1983 年成功研制“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2002 年,研制出运算速度可达每秒 1.027 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5)生物工程领域:相继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的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3.意义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轻巧识记]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素养对接·融会贯通][素养 1—时空观念]新中国的科技成就[素养 2—史料实证]►探究 现代中国科技的发展史料一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