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第 1 讲 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及外交1.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2)时间:1978 年 12 月。(3)内容① 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② 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全党和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③ 组织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④ 经济上: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4)意义2.新时期的民主与法制建设(1)初步构想:1980 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2)修订宪法:1982 年 11 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经过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 1982 年宪法)。(3)加快步伐(4)形成体系: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特点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核心论点:史料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形成过程 ① 酝酿:1979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② 提出:20 世纪 80 年代初由邓小平提出。③ 确立:1984 年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2)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3)意义: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2.香港、澳门回归(1)香港回归① 条件② 过程香港问题的谈判原则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核心论点:(1)认为可谈的问题: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2)不可谈问题:香港的主权问题不可以谈判;收回香港的时间不可谈判;中国收回香港领土的内容不可以谈判。(2)澳门回归 ① 达成协议:1987 年 4 月,中葡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