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讲 理清小说脉络突破情节类题情节是小说塑造人物、展示手法、表现主题的最重要载体。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命题时,也必定以情节为出发点。高考对情节的考查,主要有三种考法:情节概括、情节手法、情节作用。一、“4 妙招”全解情节概括题“情节概括”就是要求考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梳理情节,并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表述。对这一考点考查的试题往往立足全文设题,考查对全文的故事情节的概括。分析命题角度题干示例审题定向直接考查型:(1)(2016·江苏卷)第④段中会明为什么逢人就问何时开火?请简要概括。(《会明》)(2)(2013·重庆卷)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枪口下的人格》)“直接考查型”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概括”“梳理”等作答动词和“情节”“脉络”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间接考查型:(1)(2018·全国卷Ⅲ)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微纪元(节选)》](2)(2015·安徽卷)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小说中小格对达子的态度的变化过程。(《蓑衣》)“间接考查型”要求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态度变化、情感变化等。这类题目实际上也属于情节梳理题,只是答题方向不同。熟知类题通法全解情节概括题“4 妙招”1.结构连贯法厘清小说的结构层次,按小说的叙述顺序、情节发展中“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脉络梳理。[如《祝福》故事情节:祥林嫂寂然死去(结局)、祥林嫂初到鲁镇(开端)、祥林嫂被卖改嫁(发展)、祥林嫂再到鲁镇(高潮)。]2.场面连贯法小说中的场面是人物活动的重要场所,有些小说中一个场面就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仇人→看管草料场→山神庙复仇。)3.线索连贯法线索是串联小说人物、事物的人、事、物、感情、时间或地点等。抓住线索,勾画关联线索的词句,就可以围绕线索概括出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内容。(如《项链》的情节构成: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识项链。)4.细节连贯法围绕人物活动,深入阅读文本内容,抓住对情节推动或人物活动、心理具有表现力的细节,勾画关键词句进行提炼、概括。(如下文中对“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的分析:心情复杂纠结→孤独绝望→重燃希望。)⊙答题模板模板一:主人公在……时候,……地点,做了……事情。模板二:小说先写了……,接着写了……,又写了……,最后写了……。模板三:小说的主要情节有:①……;②……;③……;④……。规范答题思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