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一化学 专题1 第二单元 化学键理论发展简介素材 苏教版

高一化学 专题1 第二单元 化学键理论发展简介素材 苏教版_第1页
1/2
高一化学 专题1 第二单元 化学键理论发展简介素材 苏教版_第2页
2/2
化学键理论发展简介化学键理论应该回答原子怎样形成分子(或晶体),以及分子为什么可以稳定存在等问题历史上曾出现各种理论,从贝采里乌斯的二元学说起,到热拉尔的类型论、凯库勒和布特列洛夫的结构理论、维尔纳的配位理论、路易斯等的电子理论等,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努力,终于逐渐形成现代的化学键理论。1812 年,贝采里乌斯发表了二元学说。当时已知道水经电解后,氢气从负极析出,氧气从正极析出。他从电解现象中得到启发,认为每种化合物都是由电性相反的两部分组成。电解时,正的部分在负极析出,负的部分则在正极析出。例如,它们靠正电性和负电性两部分以静电吸引结合而成稳定分子。二元学说解释无机化合物较好,解释有机化合物则遇到了困难。热拉尔完全抛弃了二元学说,提出类型论,他把化合物分为四类:这四个母体化合物中的氢被各种基团所取代,可得到各种各样的化合物。例如:类型论只能总结实验结果,使有机化合物初步系统化,但没有预见性。1857 年,凯库勒提出碳是四价,并注意到碳的原子价不分正负,因而碳与碳原子可以结合形成链状。后来,凯库勒又提出在芳香族化合物里,碳具有环状结构,对于苯分子提出了凯库勒结构式。他并指出原子间可以单键、双键和三键联结。凯库勒的理论对有机化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861 年,布特列洛夫提出了化学结构理论。他认为分子不是原子的简单堆积,而是原子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化学结合;这样结合起来的每个原子之间有复杂的化学力相互作用。这种化学力的分配叫做物质的化学结构,或称分子中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分子中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包含相邻原子间直接的相互作用和不相邻原子间的间接相互作用。他还认为每一个分子只能有一个确定的结构,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它的化学结构。1893 年,维尔纳提出了配位理论来解释络合物的结构。认为金属有两种原子价,即主价和副价,后者或称配位数。每一种金属有一定副价。主价必须由负离子来满足,而副价则可由负离子或中性分子来满足。副价有方向性,如副价为 6 时,指向正八面体的六个顶点。副价为 4 时有两种情况,可以指向正方形的四个角,或指向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以上是 19 世纪发展起来的经典结构理论,它们是概括了大量化学事实而提出来的,又能解释许多事实,但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对许多问题还搞不清楚。例如,分子中原子相互结合的本质是什么?副价是怎样产生的?非相邻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的?进入 20 世纪后,随着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一化学 专题1 第二单元 化学键理论发展简介素材 苏教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