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矩阵键盘 51 单片机识别实验与程序1. 实验任务 如图 4.14.2 所示,用 AT89S51 的并行口 P1 接 4×4 矩阵键盘,以 P1.0-P1.3 作输入线,以 P1.4-P1.7 作输出线;在数码管上显示每个按键的“0-F”序号。对应的按键的序号排列如图 4.14.1 所示 图 4.14.1 2. 硬件电路原理图 图 4.14.2 3. 系统板上硬件连线 (1.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 P3.0-P3.7 端口用 8 芯排线连接到“4X4 行列式键盘”区域中的 C1-C4 R1-R4 端口上; (2.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 P0.0/AD0-P0.7/AD7 端口用 8 芯排线连接到“四路静态数码显示模块”区域中的任一个 a-h 端口上;要求:P0.0/AD0 对应着 a,P0.1/AD1 对应着 b,……,P0.7/AD7 对应着 h。 4. 程序设计内容 (1. 4×4 矩阵键盘识别处理 (2. 每个按键有它的行值和列值,行值和列值的组合就是识别这个按键的编码。矩阵的行线和列线分别通过两并行接口和 CPU 通信。每个按键的状态同样需变成数字量“0”和“1”,开关的一端(列线)通过电阻接 VCC,而接地是通过程序输出数字“0”实现的。键盘处理程序的任务是:确定有无键按下,推断哪一个键按下,键的功能是什么;还要消除按键在闭合或断开时的抖动。两个并行口中,一个输出扫描码,使按键逐行动态接地,另一个并行口输入按键状态,由行扫描值和回馈信号共同形成键编码而识别按键,通过软件查表,查出该键的功能。 5. 程序框图 图 4.14.3 C 语言源程序#include
unsigned char code table[]={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77,0x7c,0x39,0x5e,0x79,0x71};unsigned char temp;unsigned char key;unsigned char i,j;void main(void){while(1){P3=0xff;P3_4=0;temp=P3;temp=temp & 0x0f;if (temp!=0x0f){for(i=50;i>0;i--)for(j=200;j>0;j--);temp=P3;temp=temp & 0x0f;if (temp!=0x0f){temp=P3;temp=temp & 0x0f;switch(temp){case 0x0e:key=7;break;case 0x0d:key=8;break;case 0x0b:key=9;break;case 0x07:key=10;break;}temp=P3;P1_0=~P1_0;P0=table[key];temp=temp & 0x0f;while(temp!=0x0f){temp=P3;temp=temp & 0x0f;}}}P3=0xff;P3_5=0;temp=P3;temp=temp & 0x0f;if (temp!=0x0f){for(i=50;i>0;i--)for(j=200;j>0;j--);temp=P3;temp=temp & 0x0f;if (temp!=0x0f){temp=P3;temp=temp & 0x0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