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3 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成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泗水河边春天的美景。 3.联系上下文,体会孔子师生论水、言志所表达的君子文化。 4.领悟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感受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 5.学习文中的环境描写,体会结尾的作用。 6.把《论语》片断与课文对比着学,体会传统文化的韵味。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孔子论水那番话的含义,并且进行仿写训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了解孔子 1.师板书课题:同学们,学习前面两篇课文,我们认识了哪两位老师—— 今日,我们一起走近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 2.学生齐读课题,沟通课前搜集的关于孔子的资料。 3.针对课题提出问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成语 1.在课前预习的根底上,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2.画出文中成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成语意思,然后汇报。 3.理解脉络,概括出小标题。 三、品读春景,仿写句子 1.朗读课文,细细品一品:景中有情,文中有情,第二自然段描写了泗水河边春天的美景,这美景之中含有怎样的情感?你觉得哪些词句写得妙? 沟通,体会“青青〞、“习习〞、“翩翩〞这些叠词中所含的喜爱、欢快的感情色彩;学习比方、拟人、排比的手法,体会大自然如母亲般美好。 2.拓展朗诵《春日》一诗。 3.师:想象一下,你如何来到这么美的地方,心情怎么样?孔子带弟子们来到这儿,他们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用你们的朗读告诉我。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仿写训练:________是她______,__________是她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她__________,________是她________。 学生练写,然后进行沟通。 四、指导写字 1.认真观察“逸、凿、蹲〞三个字,沟通书写时的注意点。 2.学生练习书写,及时点评。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这一周的每日推举是《论语》推举,课前我们来进行一次擂台赛,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个小组背诵《论语》最多,就优先获得下一期的小组共读书籍。学生背诵。 2.今日的每日推举,指名读并谈谈含义。君子是孔夫子心中理想的道德标准,一部短短两万多字的《论语》,君子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屡次。 二、主题探讨,接触“君子〞 1.孔子眼里,谁最有君子品质?看来,孔子对水是情有独钟的呀!泗水河畔风景如画,孔子的心情却很不平静,这是为什么呢? 分角色朗读第 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