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指导书《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指导书 课程设计的目的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是学完《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后的一次综合性练习。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对地区电网的设计,巩固和运用前面所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电力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培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要求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电力网的初步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综合地运用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熟悉电力网初步设计的有关技术规程,树立安全、可靠和经济的观点。 ·掌握电力网初步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内容 ·熟悉电力网正常运行的基本计算。 ·学习工程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课程设计内容 ·课程设计题目: 地区电力网设计 ·课程设计的原始资料:(附录 A) 1、发电厂及变电所的地理位置图; 2、各变电所及发电厂负荷的最大有功功率、年最大有功功率、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功率因数、变压器二次侧电压和调压要求及供电可靠性要求。 3、各发电厂的装机台数、单机容量、型号及功率因数等。 4、地区最热月平均空气温度等。 ·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 1、功率平衡计算 功率平衡计算,包括有功功率平衡和无功功率平衡两部分; (1)有功功率平衡 为了维持频率的稳定,满足用户对功率的要求,电力系统装设的发电机额定容量必须大于当前的最大负荷。因此必须进行最大负荷时有功功率平衡计算,以 1 校验系统备用容量是否符合要求。 有功功率负荷按下式计算: ·用电负荷 PLD?K1?Pmaxi i?1n·供电负荷 Pg?1PLD 1?K21(Pg?Py) 1?K3·发电负荷 Pf?n 式中 ?Pi?1maxi—n 个变电所最大负荷之和; K1—同时率 K2—网损率 K3—厂用电率 Py—发电厂的机压负荷 同时率 K1 的大小与电力用户的多少、各用户的用电特点等有关,一般应根据实际统计资料确定。当无实际统计资料时,可参考附表 B—1 的同时率 K1。 网损率 K2 以供电负荷的百分数表示,一般为 5%~10%。 厂用电率 K3 以厂用电负荷占发电负荷的百分数表示,通常发电厂厂用电率如附表 B—2 所示。 为保证系统的频率稳定和供电可靠性,系统内的总装机容量应大于发电负荷,即系统中应有足够的备用容量。按规定,系统的总备用不得低于系统最发电负荷的 20%,即系统的总装机容量,应大于或等于发电负荷的 1.2 倍,即 PG??1.2Pf (2)无功功率平衡 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