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管理策略》读书心得 最近读了从学校借阅的辛继湘的《课堂教学管理策略》一书,令我感触很多。书中对课堂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并指明了相应的方法及策略,给我了有益的帮助和启示。 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使老师可以有效地进行教学,学生能顺利愉快地进行学习,并在知识 、品德和身体等方面获得健全的进展。所以,课堂管理是老师必须实行的方法和步骤,以此才能建立和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在课堂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书中指出,老师在处理课堂问题行为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是不能损害每一个学生,课堂上老师的所有做法必须顾及学生的自尊及人格; 第二是必须顾及整个班级团体的利益,即必须能形成并维护一点过的秩序或气氛。 贯彻课堂管理的这两个最基本的原则,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第一是老师必须真心喜爱学生;第二是老师必须认真教学。 课堂问题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优秀的学生也仍然会产生问题行为,对有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不论学生的成绩与品行如何,都要一视同仁,要热爱、尊重、信任、宽容、体谅和帮助,而不是忙于责难、批判和卑视,应该带给学生以“希望”。 要调整教学管理方式,调整教学形式等,联系教学实际,使感到学习困难、能力和知识基明显存在差异的学生都不会觉得被排斥在外,从而减少乃至避开产生厌烦、不安、急躁等课堂行为,这正是书中所建议的处理课堂问题的方法之一。 师生关系是老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友好、融洽、和谐的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少课堂问题行为,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和良好性格的形成,有助于培育出具有制造性的、人格健全的学生。当学生产生课堂问题行为时,正是影响师生关系好坏的关键时刻,老师假如注意运用恰当的批判艺术,就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因此,在批判学生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合理愿望,维护他们的自我尊严。杜老师给我们的建议是,“当出现课堂问题时,可以迂回地指出学生的错误,或批判前先赞扬学生,鼓舞学生,使学生产生改正自己错误的信心等。信任在运用恰当的批判方式之后,会使学生接纳老师,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看到这里,使我想到了初二四班一个学生,这个男同学可以说是班中性格最暴躁的一个。难免的,在语文课上他扰乱课堂纪律,说话毫无礼貌。出现问题后,我没有用非常严厉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