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讨论《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讨论》课题方案 一、课题名称: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讨论 二、课题提出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其目标是制造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中“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和先决条件。学校现代化建设是学校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素养教育为核心,运用系统科学方法论原理对学校教育机制运行过程进行整体改革,以便实现有层次的设计和进行综合性改革的过程。其主要内涵为:学校现代化建设讨论重视学校特色建设,即坚持“以校为本”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发挥本校办学优势,创办学校教育特色;学校现代化建设重视学校科学进展,即积极探究学校教育进展的客观规律,寻找学校改革的最佳方案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和产生尽可能大的效果;学校教育整体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个性进展、老师专业素养提高,办出具有特色的现代化实验学校。 人的进展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就学校的进展而言,老师队伍素养化,课程体系校本化无疑是学校推动教育现代化的两大抓手。而老师是所有教育因素中最活跃,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在推动区域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学校必须努力做到国家课程素养化、地方课程精品化、学校课程特色化。而构建学校校本化课程体系常以开发 1 校本课程为突破口。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学校作为开发的基础和主体。一方面体现了校本课程开发要依据学校的具体特点和条件,充分发挥学校优势与特长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表明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程管理权力的一种分割。使学校拥有了更为自由的自我开发和自我完善的进展空间。其次,校本课程开发真实地体现了“人本”思想,强调以老师和学生为主体。国家课程因其基础性和统一性,难以顾及学校和学生的具体特点和要求。又因其规定性,使这种课程对老师而言成为一种“接受性”课程,老师变成了简单的“传递”知识的“工具”。校本课程开发以学生需求为前提,紧贴学生进展实际,尊重老师的开发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它也促使老师从“教学”定位向“教学—讨论”角色转换,为老师潜力的开发和创新精神的进展提供了空间,能促进老师的不断进展和完善。第三,校本课程开发提倡民主原则。以此积聚各方意见和力量,形成开发合力与和谐气氛,激发开发潜力。第四,校本课程开发属“解决问题型”开发,是一个开放的动态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它本质上要求不断地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