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道德之别和中西文化的不同路径范文中西文化作为人类整体文化具有其一致性,但中西文化在其进展路径上确实存有诸多差别。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来说是其元文化的差别,即对意义理解上的价值差别。笔者认为这种价值差别可用两个概念来表示,即伦理与道德的差别。以伦理和道德作为分析中西文化差别的工具,能够有效地厘清中西文化进展的不同脉络和框架结构,从而为二十一世纪全球化和网络化时代中西文化的沟通、融合和各自的进展,为建立一个心态平衡的世界(注:宋明爽.心态平衡与可持续进展[J].北京:中国自然辩证法讨论会编辑出版委员会.自然辩证法讨论,2025.3),为后世开太平,积累智慧,开辟道路。 一、伦理与道德的差别 罗国杰教授认为:汉语中,伦理和道德这两个概念,在一定的词源意义上也是相通的,而且与英语中的 Ethics 和 Morale 的词源涵义暗合。(注:罗国杰等.伦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因此,不论在中国还是外国,伦理和道德这两个概念,在一定的词源涵义上,可以视为同义异词,指的是社会道德现象。(注:罗国杰等.伦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北京大学魏英敏、金可溪在对中西关于伦理和道德两词的运用分析后认为: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道德与伦理都是一个意思。因此道德现象又可叫做伦理现象,道德行为又可称为伦理行为,道德推断又可以叫做伦理推断,道德学又可称为伦理学。(注:魏英敏、金可溪.伦理学简明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笔者同意上述观点,但是,作为一种分析中西文化差异的工具,笔者宁愿将二者区分开来。 其实在上述观点中,作者在肯定伦理与道德的相通之时,也承认二者在某种程度上的差别。罗国杰教授认为:伦理和道德又有所不同,道德较多的是指人们之间实际的道德关系,伦理则较多的是指有关这种关系的道理。(注:罗国杰等.伦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魏英敏、金可溪两位教授则认为:就西方而论,伦理和道德两个词,意义基本相同,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都是互相通用的,直到黑格尔才明确地把它们加以区别,前者指社会道德,后者指个人道德。(注:魏英敏、金可溪.伦理学简明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华东师范大学杨国荣教授在其《伦理与义务》一文中也提出:黑格尔曾对道德与伦理作了区分,在他看来,道德主要与应当相联系,并展开于良心等形式中;伦理则涉及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社会结构。(注:杨国荣.伦理与义务[J].上海:学术月刊社.学术月刊,1996.6) 同样,笔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