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第一课时)学习目标① 疏通文意,归纳文言词语意义及句式。② 弄清思路,理解课文。③ 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目标重点难点① 阐述孔子的主张。② 文言多义词与句式辨识。第一课时一.文学知识简介本文选自《论语 季氏》。《论语》是先秦时期一部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以记言为主。《论语》 的内容不仅反映了孔子的人生态度和当时社会的社会风貌,还涉及政治,哲学,教育,文艺等各个方面。在政治上,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克已复礼”;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在学习方法上,他认为应该“举一反三”,“温故知新”,“学而不厌”,“不耻下问”。《论语》 语言简朴,生动、通俗、深刻,具有格言特。《论语》 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它的许多思想对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古人有“半部《论语》 治天下”之说。由此可见这部著作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二.正文全解第一:疏通课文(一).初读 1.正音:颛臾( )稷( )兕( )椟( )与( )冉( )柙( )费(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人物的语气。(二)释读(解释加点字,并解决文段后的题目)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季氏将伐( )颛臾。冉有、季路见( )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 )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 )过与(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 )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翻译句子:无乃尔是过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 爱心 专心1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对于季氏将伐颛臾这一消息,孔子的反应是什么?理由是什么?用心 爱心 专心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冉有曰:“夫子欲( )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 )力就( )列( ),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 ),颠( )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 )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翻译句子: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