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第六节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素材 戚继光训练戚家军 “会倭难时作,继光因上练兵议:‘其略无兵而议战,犹人无臂而格干将。乃今乌合者不张,征调者不戢,吾不知其可也。闻义乌人其气敌忾,其习而自轻,其俗力本无他,宜可鼓舞,及今简练一旅,可当三军。’督府乃檄继光亟募三千人,假以节制。继光则以为什伍起于丘里,兵寓于农,但西北地夷,宜得地利,南而走险,不利并驱,乃间长短兵,夹振而进。队立一人为长,偏则伍之,两则什之,犄角互张攻距击刺互用,名‘鸳鸯阵’。居无何,率服习矣,督府请补东参将,分部台州。既而岛夷入台州,睹旌旗皆辟易,所向以全取胜。” 戚继光善于用兵 “闰五月……贼(指倭寇)径出大石往仙居。戚继光曰:‘贼出中渡,由里路至白水洋七十里,我兵由官路至白水洋五十里,兵法云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且以寡御众,非谋不克。而临敌交锋,我少彼多,必兵心激发乃胜。’遂策马鼓行四十里至上风岭屯止,多令探者出贼前后,视其向往,知状即率兵上岭设伏。初五日,前锋兵出颇早,继光乃下令,令人各砍松枝一树,执而坐。贼望之为林,不介意,行列二十里,衣甲旗帜甚盛。我兵对山了之,俟其行过半,乃仆松呐喊齐出,贼惊以三四百人作一字阵冲来,我兵分为一头两翼一尾阵……以鸳鸯阵冲锋拥杀。…… 初六日,戚参将自战所班师入府城,老稚士女欢呼,咸谓自罹倭毒以来无如此捷大快也。(此役)焚死者不在算,而共计斩首三百四十四颗,生擒者若干,而我兵亡者止三人。是时兵实千五百人,而一鼓歼二千余贼于呼息间,全师奏凯,可不谓奇耶!” 明朝政府拥有澳门的领土主权 万历三十四年(1606),香山县知县蔡善继初上任就制定了管理澳门的十条办法。后澳门官员按法令制裁一葡人,很多葡人哗然欲闹事,蔡善继亲自将不遵法令带头闹事的葡人捆绑,当众痛打,事遂寝。 万历四十二年(1614)海道副使俞安性在澳门立碑勒铭,严禁葡人以下五事: 一、禁畜养倭奴。凡新旧澳商敢有仍前畜养倭奴,顺搭洋船贸易者,许当年历事之人前报严拿,处以军法,若不举,一并治罪。 二、禁买人口。凡新旧夷商不准收买唐人子女,倘有故违,举觉而占吝不法者,按名究追,仍治以罪。 三、禁兵船编饷。凡蕃船到澳,许即进港,听候丈抽,如有抛泊大调环、马骝洲等处外洋,即系奸刁,定将本船人货焚戮。 四、禁接买私货。凡夷趁贸货物俱赴省城公卖输饷,如有奸徒潜运到澳与夷,执送提调司执道,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