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素材:世界潮流中的中国政治现代化历程 总理衙门的建立虽然有利于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但在客观上反映了中国近代中央机构的近代化。一、近代资产阶级对国家民主化的求索(一)关于民主革命1、民主革命的含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简称“民主革命”,分为资产阶级领导的和无产阶级领导的两种民主革命。(1)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是指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是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革命,以反对封建专制为主要内容。(16 世纪下半叶的尼德兰革命是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开辟了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新时代。1789 年爆发的法国历史上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资产阶级革命则是一场较为彻底的深刻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在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下,到 19 世纪中叶欧美各主要国家基本上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在中国,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资产阶级革命通常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内部已经具备的条件下发生的,基本任务只是夺取政权,使其适合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一般以夺取政权为完成革命。革命的结果是以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主义制度。在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利用工农群众力量反对封建制度,但又害怕人民力量的发展,往往力图结束革命,转而与地主、贵族妥协,共同压迫劳动人民。 (2)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到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出现了无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的条件。(历史上第一次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是俄国 1905 年革命,1917 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方向,开始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从此,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民主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已是新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这种革命受到国际资本势力的反对,但得到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无产阶级的援助。)只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才能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这种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其性质基本上依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它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但不是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而是以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为目的,并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作好准备。它不属于旧的民主革命范围,而属于新的民主革命的范畴。在中国,1919 年五四运动以前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如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