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逐渐成型【背景材料】近日,国务院批复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正式对外发布,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务院今年共批复了 7 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发展规划,获批数量是前 4 年的总和。2009 年 1 月 8 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随后,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等 7 个规划。目前,我国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逐渐成型,将包括以下经济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北三省、中部和西部。【课标链接】1.概述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3.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知识梳理】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主要内容: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对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会议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由此揭开序幕;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转折,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二.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背景:农村人口多,农村关系整个政局的稳定和整个国家的发展;原先经济体制农民缺乏积极性,农业落后。(2)最早地区:安徽凤阳小岗村、四川。(3)特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包产到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4)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