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现代文专题复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教学案(教师版)2007.3.5一、考点透视 2007 年江苏省《考试说明》明确指出:“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能力层次为 B 级,“重要词语”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词语。要注意这些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重要词语”有:(1)与文章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2)表达功能上特别强烈的词语(3)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高考题型主要有:辨析性选择题(科技文)和主观性解释题(文学作品阅读) 二、课前探究: 1、(2006 天津卷)锰结核主要分布在水深 4-6 公里的深海盆的海底,在东太平洋的克拉里吊断裂带与克里帕顿断裂带之间储量特别大,大约平均每平方米 100 会斤以上,总量估计可达30 亿~50 亿吨。锰结核是一种 。它外形浑圆,一般是褐色的,往往以贝壳、珊瑚、鱼牙、鱼骨为核心,其他物质成层状生长,包裹核心,含有锰、铁、铜等 20 多种金属元素。到目前为止,关于锰结核的金属元素供应源有多种说法。早期比较流行的是,大陆或岛屿上岩石风化后分解出的金属离子,被风或河流带入海洋。后来也有人提出,是海底火山、海底风化和水溶液为它提供了所需的金属元素。海水本身是盐类溶液,也可能是最重要的金属元素供应源。宇宙尘埃等外空物质也能形成锰结核的元素供应源。近年来,海底多金属矿泉被大量发现,有人提出可能这些矿泉带来的矿物质才是锰结核形成的基本物质基础。 在深水环境下,锰结核不停地生长,单体锰结核生长速度极慢,可全世界的锰结核增长总量十分可观。科学家枯计,太平洋的锰结核一年之内生长的铜就可供世界用 3 年! 关于锰结核的生长机理,存在着较大的分竣。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假说:一是自生化学沉积说,认为海底的 PH 值增高时,氢氧化铁会围绕一个核心沉淀,这种沉淀物可吸附锰离子并产生催化作用,促使二氧化锰不断生成。二是生物成因说,它的理论根据是,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锰结核的表面和内部细微构造时,发现结核表面有很多由底栖微生物形成的空管和微窟窿,当其形成管子时,摄取了大量的微结核于壳内。三是火山活动说,认为火山爆发喷发出大量气体,伴随着锰、铁、铜及其他微量金属,这些金属进入海水中后,沉淀出铁的含水氧化物,使锰和其他金属经过氧化富集、沉淀,形成锰结核。 现在已经估计出,锰结核大约每千年生长 1 李米,有的甚至每万年生长 1 毫米,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