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教学思路:【引入】家庭蒸鱼,往往会加一些料酒和食醋,这样蒸出的鱼味道更加鲜美,原因何在?学了本节内容,大家可以找到答案。【提问】如何证明食醋中含有醋酸?(可以根据乙酸的物理性质——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或者根据乙酸的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可以使酸碱指示剂如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如金属镁)生成氢气,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能与碱反应等;【归纳】一、乙酸的物理性质二、乙酸的化学性质1、酸性(1)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如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如金属镁)生成氢气;(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4)与碱反应等;【设疑】乙酸具有酸的通性,但酸性如何呢?请利用所给的实验药品,探究其酸性的强弱。提供的药品:碳酸钠粉末,大理石,无水乙酸,【学生进行实验】【补充】(5)与盐反应:乙酸+碳酸盐→乙酸盐+二氧化碳,说明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展示】不同年份的葡萄酒的图片。【设疑】为何年份越久的葡萄酒,价格越昂贵?(葡萄酒在贮存的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这样葡萄酒就更醇香了。)【阅读、交流】学生阅读课本 69 页实验 3—4 的实验步骤,交流实验中要注意的地方以及实验装置的特点(如浓硫酸不能先加,加液时由于放热明显所以要边振荡边缓慢加入,加热时不要过猛,防止乙酸、乙醇和产物大量挥发,导管口不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以下,防止发生倒吸)。【学生实验】实验 3—4【讨论】1.浓硫酸起什么作用?(催化剂、吸水剂)2.加热的目的是什么?(提高反应速率;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收集,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3.为什么用饱和 Na2CO3溶液吸收乙酸乙酯?(①乙酸乙酯在无机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容易分层析出;② 除去挥发出的乙酸,生成无气味的乙酸钠,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气味;③ 溶解挥发出的乙醇。)4.酯化反应还属于哪一类有机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提问:酯化反应中是乙酸分子脱去羟基还是乙醇脱去羟基?介绍:18O 的示踪实验并用动画形象说明酯化反应的机理:酸供羟基醇供氢【练习】书写其他醇和酸之间的酯化反应方程式。【补充】乙酸在生活中的妙用【作业】课后习题和《基础训练》第三节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一、学习点拨1.目标要求(1)掌握乙醇主要的化学性质:与活泼金属的反应、氧化反应。(2)掌握乙酸主要的化学性质:酸性、酯化反应。(3)了解酯和酯化反应的概念和机理,理解乙酸的酯化是个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