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学案一、课程标准: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1)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基本属性(2)了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世界能源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变化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图,提高定量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逐步形成辩证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二、新知识导学定义: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用于生产和生活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矿产资源→__________ 认识自然资源 分类 水资源 可再生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 不平衡性→因地制宜 特征 联系性→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有限性→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 发展性→提高科技、挖掘开发潜力 三、重难点学习与探究课堂探究1. 以下哪些是自然资源? 1.石油、2.野菜、3.煤炭、4.金矿、5.岩浆、6.石灰岩、7.花岗岩、8.大理石地板9.棉花 10.雷电2. 台风、地震、闪电等都具有巨大的能量,是不是它们注定就不会成为自然资源呢?3.(1).森林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资源;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这说明了自然资源具有( )属性。2.) 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节约、综合利用、充分挖掘资源的生产潜力,扩大资源利用率和利用范围是考虑自然资源的( )属性。 3). 我国南方的水资源比北方的水资源丰富( )。自然资源与人类 人 类 对 自 然 环境采猎文明阶段标 志数量—影响不大农业文明阶段标志质量—影响较大工业文明阶段标志非农用地增加数量-重要因素质量-重要因素数量-制约因素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森林破坏形成的恶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采取的措施4). 人们在炼铜的时必须用到煤炭资源同时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依据资源的( )。托展探究:看图分析探究问题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特点是什么?2.从长远看,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向何处发展?四、自我检测1. 下列物质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土地 B.水 C.鱼 D.金矿2. 下列资源中,具用地带性分布特点的是( ) A.水力资源 B.森林资源 C.煤炭资源 D.铁矿资源 3.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竭泽而渔,焚薮而田C.封山育林, 永不采伐 D.盛世滋丁,永不加赋4.下图中较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是( )①a 村落 b 林地 c 耕地 ② a 林地 b 果园 c 耕地③a 耕地 b 林地 c 村落 ④ a 林地 b 村落 c 耕地 A .①④ B.②③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