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课时 长江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自然资源的优势及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自然环境(1)地形:既有高原、山地、丘陵,又有盆地和平原。(2)气候:多数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但年降水量差异大,自东南向西北递减。(3)水文:长江水量居我国首位,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密布。(4)流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流域面积大。2.自然资源(1)水资源与矿产资源丰富。(2)水能资源丰富。(3)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 1.河流水能资源丰富与否的分析思路2.河流内河航运价值大小的分析思路二、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1.经济发展快,形成三大经济区(1)上游经济区:以重庆为中心。(2)中游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3)下游经济区:以上海为中心。2.城市化水平较高:除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外,宜宾以下河流两岸的城镇都很密集,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度远远高于上游地区。一、判断题1.水量大的河流,水能一定丰富。( )2.长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流域面积大。( )3.长江流域除了丰富的水资源、水能资源外,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 )4.长江流域形成了以南京为中心的下游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的中游经济区,以重庆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 )5.长江下游河段的城镇在整个流域中最密集。( )答案:1.× 2.√ 3.√ 4.× 5.√二、选择题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亚洲第一大河,与黄河并称为我国的“母亲河”。据此回答 6~7题。6.有关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一半,但目前开发利用还不到 5%B.长江干流航线与京包、京广、京九、京沪等多条铁路线及京杭运河相交C.近年来,长江洪涝灾害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上、中游植被破坏严重D.长江年径流量约 10 000 亿立方米,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7.长江中上游和黄河中上游河流的共同特征为( )A.流量大B.含沙量大C.水能资源丰富D.有结冰期解析:第 6 题,长江可开发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可开发水能资源总量的 40%,其年径流量仅次于亚马孙河和刚果河,居世界第三位。长江不和京包线相交。第 7 题,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地形崎岖,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长江无结冰期。答案:6.C 7.C下图是四条河流的纵剖面图。若四河的落差相同,且仅从河流落差的角度考虑,完成 8~9 题。8.从源头到一半流程的河段内,水能最丰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