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掌握避震及震后救助的方法技巧。掌握如何做好防洪准备及洪水中的应急措施及救助。掌握如何防避台风及其他自然灾害。 地震灾害的防避【自主学习】1.室内(1)不同位置的防避① 门口或平房的窗口附近:迅速跑到室外的空旷区。② 其他情况:选择易形成三角空间之地躲避。(2)注意事项① 用柔性物体护住头部,用手帕、衣服等捂住口鼻。② 关闭电源和煤气管道阀门。③ 在公共场所,切忌拥向出口。④ 如被埋压在废墟下:保持呼吸畅通,自己设法脱离险境或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⑤ 如被埋压在废墟下的时间较长:尽量寻找食品和水,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2.室外(1)迅速向地形开阔的地方转移,寻找上风向并靠近水源的地方。(2)避开高大建筑物、狭窄巷道、围墙,尽量远离高压线、变压器、烟囱。(3)山区的居民应注意山崩、滚石、滑坡、泥石流的威胁。3.其他情况:地震多发区的家庭,应当为每个家庭成员准备一个应急包和一张应急卡片;每个家庭都要经常清理家中物品,不要在门口、楼道、走廊等处堆放杂物,以保持通道畅通。4.基本方针:预防为主。【合作探究】1.读教材 P67“探索”、教材 P67 图 3-2-2 和教材 P68“阅读”,探究下列问题。(1)在 10~20 秒的时间内,你应该怎样正确地防避地震呢?(2)地震时是应该跑还是应该躲?(3)地震发生时,在学校的学生应怎样避震?(4)地震发生后,如果被埋压在废墟下,应该如何自救?提示:(1)地震发生时,人们能感觉到纵波和横波两种地震波。在震中区,纵波使人感到的是上下颠簸,但它造成的破坏并不大,它给人们发出了地震的信号。横波的运动速度比纵波慢,通常平均每秒 4~5 千米,是继纵波后到达地表的破坏性极大的波;它使人感觉到的是前后左右的摇晃,并造成建筑物等的倒塌,是直接危害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波。因此,家庭及自我救助便主要是在纵波到达地面后的数秒钟之内的事。当纵波到达时,应立即反应出发生地震了,若能在横波到达并造成破坏之前的十几秒内迅速躲到安全处,这就给我们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一般称为 12 秒自救机会,或黄金 12 秒预警时间。(2)地震来临时,人们一般有十几秒的反应时间,是跑是躲应因地而宜。① 如果在平房或一楼室内,并且在 12 秒的预警时间内能安全逃到室外空地,就应该选择跑。②如果不能在预警时间内逃离,应就地躲避到牢固的床下、桌下或三角空间处,应选择跨度小的房间,如厨房、卫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