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法律规范一、目得通过健康教育、喂养指导与药物治疗等干预措施,对患有营养性疾病得儿童进行管理,及时矫正其营养偏离,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二、管理对象辖区内 0~6岁(7岁以下)健康检查筛查出得患营养性疾病得儿童。三、管理内容(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1.评估及分类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分别以体重/年龄、身长(身高)/年龄与体重/身长(身高)为评估指标,采纳标准差法进行评估与分类,测量值低于中位数减 2 个标准差为低体重、生长迟缓与消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评估及分类指标测量值标准差法评价体重/年龄M-3SD~M-2S D中度低体重﹤M-3S D重度低体重身长(身高)/年龄M—3SD~M-2 S D中度生长迟缓﹤M—3SD重度生长迟缓体重/身长(身高)M—3SD~M-2 S D中度消瘦﹤M-3 S D重度消瘦2.查找病因 (1)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或小于胎龄儿. (2)喂养不当,如乳类摄入量不足、未适时或适当地进行食物转换、偏食与挑食等。(3)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腹泻,消化道畸形,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及影响生长发育得其她慢性疾病。3.干预(1)喂养指导 进行喂养咨询与膳食调查分析,根据病因、评估分类与膳食分析结果,指导家长为儿童提供满足其恢复正常生长需要得膳食,使能量摄入逐渐达到推举摄入量(R N I)得85%以上,蛋白质与矿物质、维生素摄入达到 RN I得8 0%以上。(2)管理1)随访:每月进行营养监测、生长发育评估与指导,直至恢复正常生长.2)转诊:重度营养不良儿童,中度营养不良儿童连续 2 次治疗体重增长不良、或营养改善 3~6 个月后但身长或身高仍增长不良者,需及时转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进行会诊或治疗。转诊后,应定期了解儿童转归情况,出院后及时纳入专案管理,按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得治疗意见协助恢复期治疗,直至恢复正常生长。3)结案:一般情况好,体重/年龄或身长(身高)/年龄或体重/身长(身高)≥M—2S D即可结案。4.预防(1)指导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采纳特别喂养方法,定期评估,积极治疗可矫治得严重先天畸形。(2)及时分析病史,询问儿童生长发育不良得原因,针对原因进行个体化指导;对存在喂养或进食行为问题得儿童,指导家长合理喂养与行为矫治,使儿童体格生长恢复正常速度。(3)对于反复患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及影响生长发育得慢性疾病儿童应及时治疗.(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1。评估及分度(1)评估指标1)血红蛋白(Hb)降低:6月龄~6 岁11 0 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