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MySQL 总结第一章 数据库技术的的基本概念与方法1.1 基本概念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数据的描述形式还不能完全表示其内容,需要经过解释数据库: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提供方便有效存储数据库信息的接口和工具数据库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 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1.2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冗余度小数据共享性好数据独立性高:物理独立性、逻辑独立性数据由 DBMS 统一管理和控制1.3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从数据库用户试图的视角来看:三级模式结构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角度来看:集中式结构、分布式结构、客户/服务器结构、并行结构从数据库系统应用的角度来看:客户/服务器结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1.3.1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数据库系统由模式、外模式河内模式三级构成模式:逻辑模式或概念模式对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外模式:子模式或用户模式 对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内模式:存储模式对数据库中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法的描述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1.3.2 三级模式结构的两级映像与两级数据独立性外模式/模式映像:同一个模式能够有任意多个外模式对每一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外模式/模式映像逻辑独立性:模式发生改变,改变各个外模式/模式映像作相应改变,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不必修改模式/内模式映像:唯一物理独立性:存储结构改变,改变模式/内模式映像,保持模式不变1.3.3 数据库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结构C/S 结构:客户端/前台/表示层:完成与数据库使用者的交互任务服务器/后台/数据层:主要负责数据管理 单机方式、网络方式B/S 结构:基于 Web 应用的客户/服务器结构、三层客户/服务器结构 表示层:浏览器 处理层/中间层:处理数据库使用者的具体应用逻辑 数据层1.4 数据模型数据模型:对现实世界中数据特征的抽象,描述数据的共性数据模型满足三方面的要求:比较真实的模拟现实世界、容易为人们所理解、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分为三层:物理层:物理数据模型,数据物理存储结构和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