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德国鲁尔工业区材料 1:鲁尔区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图 4.9)。自 19 世纪中叶形成以后,鲁尔工业区依托其丰富的煤炭资源、发达的水陆交通、充沛的水源、广阔的市场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等重工业,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它位于德国中部,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域内,临近法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等国的工业区。纵贯鲁尔区的莱茵河及其 3 条支流与总长 400 多千米的 4 条运河相互沟通,形成区内完整的内河运输网络。并通过莱茵河口的鹿特丹港与海外联系。鲁尔区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区内的高速公路也交织成网,任何地点距离高速公路都不超过 6 千米。 鲁尔煤田是著名的优质煤田,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图 4.10〕.鲁尔区西南部靠近法国著名的洛林铁矿。19 世纪上半叶,鲁尔区开始大规模开采煤矿和生产钢铁,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重工业区和最大的传统工业地域。鲁尔区也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城镇集聚区,形成了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等著名的工业成市。材料 2:鲁尔区的工业生产长期局限于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部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鲁尔区传统的工业部门和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图 3-2-5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逐渐降低,技术的发展使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鲁尔区的煤炭产量也逐步减少(图 4.11)。同时,世界钢铁生产国和出口国越来越多,钢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0 世纪 70 年代的全球经济危机,钢铁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都使世界钢铁市场需求急剧减少。鲁尔区经济衰退,一些大型煤钢联合企业关闭,工人失业。此 外 , 重 化工 业 集 聚 带来 的 环 境 污染 , 用 地 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迫使许多企业的经济活动纷纷向德国南部地区传移,也使鲁尔区的工业发展难以为继。材料 3:20 世纪 60 年代,鲁尔区开始综合整治(图 4.13)。经过综合治理鲁尔区经济结构趋于协调,工业布局趋于合理.经济由衰落转向繁荣,改变了重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成为环境优美地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位于落基山以东的北半部,包括美国北部工业带和五大湖工业区以及中央低地一带。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五大湖区西部有巨大的铁矿及其他有色金属矿产、阿巴拉契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