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孵种鹅有新法 秋冬季节正是孵鹅养鹅的良好季节。由于鹅种蛋的体型大,致使人工孵化率低。是孵化生产中的一大难题。四川省青神县采纳仿生孵禽温箱有效地提高了种鹅蛋的孵化率和健雏率。平型出雏箱的制作:用不锈钢板或轻质金属板等材料,制成外层长 150 厘米、宽 80 厘米、高 28 厘米,上底与下底相距 6 厘米,箱外壁与内壁之间相距 3 厘米的双层床式水箱。箱内每层放 2 个长宽都能端取方便,高 6 厘米的四层共 8 个蛋盘,同时准备锯末保温材料和覆盖调节蛋温的纱布、单布、棉被等。在孵化前期种鹅蛋自温低,将种鹅蛋于立式箱内孵化,利用立式箱底部和周边贮存的热源均匀供温的特点,使种鹅蛋各部受温均匀;孵至17 天后,胚蛋自温逐渐升高,此时应将种鹅蛋由立式箱转至平型出雏箱孵化。通过向平型出雏箱减加冷热水可准确调节蛋温在所需范围内;通过升高、降低、加厚、减薄或开启孵化箱的覆盖物,从而调节中后期直至出壳胚蛋的供氧、凉蛋、加湿等需要,使其处于仿自然孵化状态,不仅显著提高种鹅蛋的出雏率,还增强了雏鹅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1.温度:由于种鹅蛋的壳上膜、蛋壳、气孔和内外壳膜等特别结构,孵化初期种蛋受热慢,其含脂率相对较高,加上中后期产生大量的生理热,使散热发生困难,所以在孵化过程中,施温的原则是:入孵前种蛋预温在 36℃~38℃,预热 5~8 小时,孵化中前期高,中期平,后期略低,出雏期稍高,温度分别是 1~7 天、39℃~39.2℃,8~19 天38.5℃~39℃,20~27 天 38℃~38.6℃,28~32 天 38.6℃~39.2℃。 2.湿度:控制湿度的原则是:两头高、中间平、前期湿度高,可使种蛋受热良好、均匀;中期平,有利于胚胎的新陈代谢;到了后期和出雏阶段,提高湿度的目的是为了消散过多的生理热,使蛋壳结构疏松,以便啄壳出雏。然而,当湿度超过 75%而又通风不良时胚胎因气体代谢交换差会引起酸中毒,导致胚胎窒息死亡,这点最值得注意。在实际操作中,温度和湿度还要结合凉蛋和喷水调整,同时还要考虑种蛋孵化发育中在仿生立式孵化箱和平型出雏箱的配套放置以及季节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凉蛋和喷水 1.凉蛋和喷水是调节温湿度的有效措施,对孵化率影响很大。用配套的立式和平型出雏器流水作业操作可以比常规孵化方式提高出壳率 10%~15%。在孵化前期一般不凉蛋,根据上述的施温方案,中后期的蛋温可达 38.8℃。蛋壳表面积相对小、气孔小、散热缓慢,若不及时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