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急性心肌梗塞是内科常见的危重症,发病急骤,病情险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学者[1]指出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后患者心理存在紧张、焦虑情绪,全面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认识、减少并发症。本文以我院100 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讨论对象,探讨健康教育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5 年 12 月至 2025 年 12 月我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 100例,随机分为讨论组和对比组,各 50 例。讨论组平均年龄(54.8 依 5.3)岁,男性 25 例,女性 25 例;对比组平均年龄(54.1 依 6.1)岁,男性 28 例,女性 22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确诊;排除患有精神疾病者。 1.2 护理方法 对比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讨论组患者在对比组的基础上行健康教育。具体为淤疾病教育:护士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对患者讲解急性心肌梗塞的疾病相关知识。对于记忆力差,文化程度低的患者,护士实行丰富多样的宣教手段。每日保证早查房进行宣传教育 1 次,患者午饭前后进行 1 次,对于年龄大的患者,可能存在听力下降,因此护士要尽量在交谈中放大声音。对于脾气焦急者,护士注意礼貌用语,语言要温柔。于药物教育:药物若长期放置在阳光和空气中会造成药物成分不稳定,因此要遮光和密封存放。对快接近保质期或药盒中存放时间长的药物,要及时丢弃。患者外出时要随身携带药盒,以便及时服用。盂饮食教育:护士首先要掌握患者是否存在高盐、多油、多糖饮食习惯,同时安排营养师合理分配患者每日饮食搭配,选择低盐低脂食物。忌暴饮暴食,饱食后,会加大心搏出量,诱发心绞痛。食用新奇水果,禁止吸烟、饮酒和饮浓茶,防止血压上升、心率过快,或者引起过度兴奋。每日饮食中增加食物纤维摄入。榆心理教育:护士通过询问患者家庭情况、社会支持程度,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急性心肌梗塞认知调查表评分,项目内容有: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表现、急性心肌梗塞常用药物、急性心肌梗塞健康饮食方法、急性心肌梗塞生活注意实行方法、如何合理调节心情、怎样进行随访。总分 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对急性心肌梗塞认知程度越高;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半年急性心肌梗塞发病次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纳 SPSS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纳 x+/- s 表示,用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