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咨询工作总结(3 篇) 学校心理安康教育是现代学校的标志,学校心理安康教育应当是全方位、多形式的综合性心理安康教育形式。教育局明确指出:“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展心理安康教育的指导,帮忙学生提高心理素养,健全人格,增加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力量。”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我校自开展心理安康教育以来,利用一切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团队播送室、校内板报宣传栏等向全体学生宣传中学生心理安康标准,即: 1、具有良好的熟悉自己,按纳自己的心态与意识; 2、能调整掌握自己的心情,使之保持愉悦; 3、能承受挫折; 4、能较正确的熟悉四周环境,适应环境,改造环境; 5、人际关系协调,具有合群,怜悯,爱心,助人的精神; 6、具有安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7、思维进展正常,并能激发制造力; 8、有积极的人生态度,道德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标准。 二、我校设置心理信箱,成立心理询问室,有两名心理询问老师。 学校在三楼开设了心理询问室,询问室的环境温馨、舒适,有关怀理安康方面的教育书籍及不同种类不同用途的测量量表,并请心理专家为老师和学生们心理询问辅导,辅导老师运专心理学的专业学问和相应技术,针对学生的心理现状或问题作出分析、建议和辅导。同时还开设了心理安康网页,学生在询问过程中充分倾诉,老师遵守敬重、通情、保密的原则,理解、接纳、疏导、启发学生。通过心理信箱让学生匿名反映不便启齿的问题,老师则通过讲座、黑板报、墙报等手段解决其中的典型问题。 三、潜在的心理素养教育。 学校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对学生的心理进展有着很大的作用,安康的校园环境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从众行为中逐步形成安康的心理。 在活泼、上进的气氛中,学生能保持较高的学习热忱,敢于发表见解,乐与人处。合理的竞争,可激发学生剧烈的求知欲,激发上进心,正确对待挫折,主动调整心情。每年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体育、智力、班团队活动,培育了学生的心理素养。 四、发动家长和社会力气协作,共同对学生进展心理教育。 环境、社会特别是家庭对学生心理素养的进展具有不行低估的重大影响。我们特别重视家庭与社会对学生心理安康进展的影响。在学校每学期召开的家长会上,校长就目前中学生心理安康普遍存在的问题进展了深刻的剖析,要求家长正确引导,制造学生心理安康进展的宽松的良好外部环境。如生活上要求家长关怀而不娇惯;正确对待子女的考试成绩;让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