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一、 指导思想(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二)、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三)、强化各种医疗技术把关制度,如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等,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四)、医务科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二、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本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分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及其它各管理组织、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二级管理体系。(一)、院级管理组织1、 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管理委员会、院感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医学伦理委员会、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行政后勤科室质量管理委员会。各委员会分别负责相关事务和管理工作,有职责、工作计划、检查监督措施和工作记录等,以保证各委员会工作的切实开展。(二)、科级管理组织 医院临床科室是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第一线。医疗技术质控、服务质量管理、医疗安全防范和医疗成本控制等,都必须落实到科室,才能够取得实际效果, 因此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人。1、 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护士长和科室质控医师等组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人。2、 要有明确的职责条例、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科室奖金二次分配制度及医疗缺陷责任追究制度。3、 科室要结合本专业特点及进展趋势,制定并及时及优化本科室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至少 3 个)诊疗方案、并组织实施。实施常见病中医临床路径(至少 1 个)4、 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及法规,如病历书写法律规范、处方书写法律规范,强化质量意识。(三)、各级医师工作职责及质控要点1. 门诊医师(1) 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2) 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仔细,要有初步诊断。(3) 门诊病历书写完整、法律规范、准确。(4) 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法律规范。(5) 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6) 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7) 处方书写合格。2.病房住院医师(1) 病人入院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