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教学设想】本章就是魏晋南北朝文学得重点之一。主要讲授建安文学与正始文学。重点就是“三曹”与阮籍、嵇康得作品。教学时要注意将文学史知识与具体作品结合起来;还要了解清楚作家得生平、性格,以做到“知人论世”;本时期历史比较复杂,要弄清楚文学进展得线索;对一些名家名作,要求学生熟读或背诵。第一节 曹操与曹丕一、曹操1、曹操得生平2、曹操得诗歌创作: (1)诗歌得内容类别)一就是用乐府记时事,反映汉末得社会动乱与人民得苦难;二就是用乐府抒己怀,抒发自己得政治理想与统一天下得雄心壮志。(2)诗歌得艺术成就第一、用乐府古题写时事,富有喜悦创新精神;第二、语言古朴率真,风格悲凉刚劲,跌宕慷慨;3、曹操在文学史上得地位:建安文坛领袖【作品讲读】《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小结]曹操就是一个叱咤风云得乱世英雄,又就是建安文学得领袖,影响了一代诗风。曹操继承汉乐府“感于哀悦,缘事而发”得精神,反映社会动乱与人民苦难,表现其政治理想,抒发雄伟理想。她得诗歌绝少华美辞藻,结构也不很精致,喜爱从大处落笔,语言古朴,气概雄伟,内涵厚重,风格悲凉慷慨,沉郁雄健,显示出鲜亮得个性喜悦色彩。乐府诗从她开始,走上了新得进展道路。二、曹丕1、曹丕得生平2、曹丕在文学上得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她得《典论•论文》就是文学批判史上第一篇专门性得论著。《典论》就是一部学术性得著作,已逸,《论文》就是其中唯一保存下来得一篇。涉及到文学得价值、作家评论、作家得气质、作品得风格、文体得区别等文学批判中几个很重要得问题,为此后得文学批判理论得繁荣开了先河。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对文学价值得重视。她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曹丕所说得“文章”,指广义上得文章,既包括伦理道德方面得论著,也包括诗、赋等文学作品。它把文学提高到与传统经典相等得地位,这对文学得喜悦兴盛,必定起到积极喜悦得推动作用。第二、对建安七子作了评价,指出各人得长处与短处。第三、提出了著名得“文以气为主”得观点。它所说得“气”,大体指作家得气质。作家得气质不同,导致作品得风格就不同。第四、初步探讨了各种文体得特点:“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善实,诗赋欲丽。”(2)曹丕有一首乐府诗《燕歌行》,内容上仍脱不了古诗十九首“少妇闺怨”得题材,主要用情景交融得手法,风格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