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视角下物流金融模式及风险讨论商业银行视角下物流金融模式及风险讨论 摘要:本文通过基于商业银行的视角,探讨物流金融的模式,同时分析其风险程度作进一步阐述。 关键词:商业银行 金融模式 风险讨论 我国银行业机构近年来不管在资产质量管理,还是在风险管控上均取得不俗的进步,但也出现了银行业间同质化竞争严重,产品创新严重不足等情况。一些银行为了增强竞争,拓宽业务渠道,开始开发新的银行产品,其中,物流金融即为新的银行融资模式。所谓物流金融,是指面对物流业的运营过程,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这些资金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由于物流金融模式出现的时间短,与传统的金融产品相比,流程更复杂,牵涉的主体较多,风险程度更难以推断,故本文基于商业银行的视角,探讨物流金融的模式,同时分析其风险程度。 一、主要的物流金融模式 由于银行在资本流通物流金融模式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银行在参加物流金融融资活动中存在着风险,故从银行风险管理角度下对资本流通的物流金融模式进行分析。资本流通的物流金融模式是指金融物流提供商(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自身与金融机构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客户和金融机构制造良好的合作平台,协助中小型企业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典型的资本流通模式主要有:仓单质押、统一授信、买方信贷和垫付融资四种模式。 1.仓单质押融资 制造企业把商品存储在物流企业仓库中,物流企业向银行开具仓单,银行根据仓单向制造企业提供一定比例的贷款,物流企业代为监管商品。开展仓单质押业务,既可以解决货主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困难,同时保证银行放贷安全,又能拓展仓库服务功能,增加货源、提高效益。仓单质押作为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进展的一个延伸业务,在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的同时,也被看成是一种金融产品。 2.统一授信模式 在综合业务型统一授信模式中,金融机构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经营业绩、运营现状、资产负债比例及信用程度,授予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定的信贷额度。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直接利用这些信贷额度向相关企业提供便捷灵活的质押贷款业务,由第三方物流企业直接监控质押贷款业务的全过程,金融机构则基本上不参加该质押贷款项目的具体运作。 3.买方信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