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第二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 了解并掌握健全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包含的主要内容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了解商业银行管理战略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 掌握风险识别的作用、主要环节和实现方法。 理解数据的分类、特性及在信息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环境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是指控制、管理机构的一种机制或制度安排。其核心是在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为妥善解决委托\\代理关系而提出的董事会、高管层组织体系和监督制衡机制。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商业银行有效管控风险,实现持续健康进展的基础,能够激励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一致地追求符合商业银行和股东利益的目标,以便于实施有效的监督。 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建立分工明确的组织体系、实现公司权力的分配和制衡、强化对董事会和管理层行为的约束等来不断改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将有利于商业银行自上而下地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加强内部控制,防范操作风险,增强核心竞争力,并实现安全运营。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要求,主要内容包括: (1)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议事制度和决策程序。 (2)明确上述人员的权利义务。 (3)建立、健全以监事会为核心的监督机制。 (4)建立完善的信息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 (5)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强化激励约束机制。 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定义和内涵 1.定义: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控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2.内容和目标 具体内容 控制目标 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经理人员各自确保国家法律规定和商业银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形成的相互制衡关系 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为遵守既定政策和预定目标所实行的方法和手段 确保商业银行进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 为保证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确保业务记录、财务信息和全和完整,保证资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而制定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真实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和完整 及时防范、发现和动态调整管理风险的机制 (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要素和原则 1.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要素 (1)内部控制环境。 (2)风险识别与评估。 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3)内部控制措施。 (4)监督与纠正。 (5)信息沟通与反馈。 2.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