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区特大隧道群技术专项讨论要点城市景区特大隧道群技术专项讨论要点 简要:城市景区建设隧道,特别是连续的隧道群建设技术要求高,所需要做的专项讨论比一般的城市建设项目要多、涉及面广、难道要大、工作更为复杂。本文通过对杭州市紫之隧道项目在生态环境、地震安全评价、水土保持、地质灾害评估、地下水环境评价、项目环境评价报告书、工程可行性讨论报告编制的专项讨论后,梳理出城市景区隧道群建设的技术专项讨论要点。为建设管理单位、各专业讨论单位的相关人员提供参照性的资料。 关键词:景区; 隧道群; 技术前期;讨论要点;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项目背景及规模 1.1 杭州属于世界风景名胜旅游名城。对西湖的保护历代都非常地重视,留下了许多人文墨客和名居、名寺、名园、名人。西湖景区面积为 4235.76 公顷。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著名的人文环境和历史遗迹。对于生态环境、地下水的保护、大气环境、水土保持都非常敏感。为减少启动车尾气对景区环境的影响,杭州市城市建设前期办公室于 2025 年 2 月开始了杭州紫之隧道工程(紫金港路—之江路)的技术前期工作,并于 2025 年 12 月完成全部技术前期工作。 1.2 杭州主城区三面环城一面山。紫之隧道地处杭州市西湖景区的西侧,项目设计全长 14.4 公里。由三个连续特长隧道组成[东线:4899(隧道)+83(桥涵)+4052(隧道)+88(桥涵)+4987]。隧道全长 13.938 公里。项目以解决过境交通为主,兼顾区域性交通的双向六车道机动车专用隧道。在孟坞谷和西溪路设置匝道进行分级分流,为区域交通进行服务的总体设计模式。隧道等级为城市主干道。总投资为 44.62 亿元。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城市景区连续的隧道群。也是单洞最长的城市景区隧道。 紫之隧道工程区位图 二.技术前期专项讨论的主要内容 城市风景区特长隧道群的技术前期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专项讨论。工可阶段的地质勘探、植物生态调查及保护方案、地下水环境评价、水土保持方案讨论、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地质灾害防治评估、工程可行性讨论报告八个专项讨论。 2.1 工可阶段的地质勘探。 2.1.1 勘探的目的:是为了了解项目的工程特征、工程方案的主要地质问题、为拟定隧道工程方案比选及编制可行行讨论报告等提供地质资料。 2.1.2 勘探的主要内容:收集区域地质构造、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地震、地形地貌特征;了解洞身段的围岩级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