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卫生健康教案 20 篇 第 1 篇、小班安康活动洗洗小手教案反思 一、 设计思路:幼儿入园晨午检时,发觉有些幼儿的小手不洁净,让其去洗手,他们会有各种理由不去洗,我洗过手了,我在家里洗的。 手是洁净的,不脏。 衣服不脏,妈妈刚给我换的。。当我告知幼儿这些东西是脏的,洗洁净的小手摸了不洁净的东西也会变脏时,幼儿会听从我的建议去洗手,但同样的事情、同样的理由以后还会消逝。用小毛巾擦一擦,把幼儿认为洁净物品上的脏东西从隐藏的状态显现在眼前,幼儿真正理解了脏的概念,才会把老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愿望,有效地转变自己的行为,养成爱洗手的习惯。二、活动目标:1、知道四周的很多东西是不洁净的,很多脏东西是看不见的,吃东西之前知道洗手。2、引导幼儿讲究卫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三、活动预备:1、肥皂或洗手液、白色湿毛巾、水龙头(脸盆);苹果及果盘。2、分组坐在桌旁,看图书、玩玩具、谈天。四、活动过程:1、情景设置:一起吃苹果老师:小朋友们好!,看看盘子里放的是什么?幼儿:又大又红的苹果。老师:小朋友想不想吃?激发幼儿想吃的愿望。幼儿:想吃老师:检查一下自己的小手看看脏不脏,能不能直接拿着吃?要不要先洗一洗小手?谁不情愿去洗手?为什么?(手不脏,在家洗洁净后来园的,手没摸脏东西,四周的物品不脏。)2、小试验:它们洁净吗用白色湿毛巾擦拭幼儿认为洁净的物品如:图书、桌椅和玩具、幼儿自认为洁净的小手等,引导幼儿观看并发觉毛巾颜色的变化。结论:我们四周的很多东西都是不洁净的,很多东西脏了,小朋友用眼睛都看不出来,脏东西还会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呢。洁净的小手,摸了这些东西就不洁净了。提问:1)毛巾为什么变脏了?脏东西是哪儿来的?(图书、桌椅和玩具是脏的,毛巾一 擦,脏东西就跑到毛巾上。)2)刚刚小朋友为什么说它们是洁净的?(看不见)3)小手洗洁净后,再摸图书、玩具、桌椅和衣服等东西,还洁净吗?4)小朋友现在你们该做什么?(幼儿:去洗手)现在我们先去洗手,把我们用眼睛看不见的脏东西洗掉,再回来吃苹果?(排队去洗手)3、怎样洗手最洁净?1)示范讲解洗手的步骤:洗手前先挽起袖子,以防衣服湿水1、开水龙头淋湿双手。2、参加洗液或抹肥皂,用手搓出泡沫。3、当心地双手相互擦手心、手背、指甲内外和四周、指尖、虎口位置,最少揉搓 10 秒钟才冲水。4、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洁净 5、在关水龙头时,请记得冲洗水龙头,以避开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