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IB一、 简介: GPIB( General-Purpose Interface Bus) -通用接口总线, 大多数打印机就是经过 GPIB 线以及 GPIB 接口与电脑相连。 1965 年 惠普公司 设计 HP-IB 1975 年 HP-IB 变成 IEEE-488 标准 1987 年 IEEE488.2 被采纳, IEEE 488-1978 变成IEEE488.1-1987 1990 年 SCPI 法律规范被引入 IEEE 488 仪器 1992 年 修订 IEEE 488.2 1993 年 NI 公司提出 HS488 1965 年, 惠普公司( Hewlett-Packard ) 设计了惠普接口总线( HP-IB, 用于连接惠普的计算机和可编程仪器.由于其高转换速率( 一般可达 1Mbytes/s) , 这种接口总线得到普遍认可, 并被接收为 IEEE 标准 488-1975 和 ANSI/IEEE 标准 488.1-1987. 后来, GPIB 比 HP-IB 的名称用得更广泛. ANSI /IEEE 488.2 -1987 加强了原来的标准, 精确定义了控制器和仪器的通讯方式. 可 编 程 仪 器 的 标 准 命 令 ( Standard Commands for Programmable Instruments, SCPI) 采纳了 IEEE488.2 定义的命令结构,创立了一整套编程命令二、 接口与总线接口部分是由各种逻辑电路组成, 与各仪器装置安装在一起, 用于对传输的信息进行发送、 接收、 编码和译码 ; 总线部分是一条无源的多芯电缆, 用做传输各种消息。将具有 GPIB 接口的仪器用 GPIB 总线连接起来的标准接口总线系统。 在一个 GPIB 标准接口总线系统中, 要进行有效的通信联络至少有”讲者”、 ”听者”、 ”控者”三类仪器装置。 讲者是经过总线 发送仪器消息的仪器装置( 如测量仪器、 数据采集器、 计算机等) , 在一个 GPIB 系统中, 能够设置多个讲者, 但在某一时刻, 只能有一个讲者在起作用。 听者是经过总线接收由讲者发出消息的装置( 如打印机、 信号源等) , 在一个 GPIB 系统中, 能够设置多个听者, 而且允许多个听者同时工作。 控者是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组织者和控制者, 例如对其它设备进行寻址 或允许”讲者”使用总线等。控者一般由计算机担任, GPIB 系统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者同时起作用。三、 接口系统的基本特征( 1) 能够用一条总线互相连接若干台装置, 以组成一个自动测试系统。 系统中装置的数目最多不超过 15 台, 互连总线的长度不超过 20m。 ( 2) 数据传输采纳并行比特( 位) 、 串行字节( 位组) 双向异步传输方式 , 其最大传输速率 不超过 1 兆字节每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