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设计说明资料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设计说明 一、总体设计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总体思路见图 1。 二、教学目标确定 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企业人才需求。通过分析国家的产业政策、产业结构,选择适宜的企业(中等规模以上企业、大型企业集团的一般技术水平企业)进行调研;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结合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来确定教学目标。二是学生个人需求。根据学生来源,结合学生特点和学生工作预期来确定教学目标。 三、学习领域确定 应用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的课程开发技术,根据工作体系来开发课程,同时将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鉴定法律规范进行集成。工作过程分析: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工作任务分析,确定教学化的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归纳:根据能 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构筑综合职业行动领域。学习领域转换: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并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 四、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是在职业工作任务和行动过程背景下,将学习领域的目标描述和学习内容,进行教学论和方法论的转化,构成在学习领域框架内的“小型”主题学习单元。学习情境的载体可以是产品、现象、工艺等,学习情境因学校、老师而异,具有范例性、可替代性和迁移性的特征。 五、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主要强调行动导向的教学及其实施方法,以及教学评价。行动导向教学实施的前提是实践条件的准备、师资的配置以及教学方法选择。实践条件包括校内生产性实训条件和校外实习基地。校内生产性实训条件主要是专业“一体化教室”的装备、使用和管理;校外实习基地主要是满足在企业进行教学和顶岗实习的需要。实现行动导向的教学必须处理好校内老师与企业培训师的分工、协作问题,并及时进行沟通。职教老师主要承担“教学做一体”的教学任务,而企业兼职老师重点在实践教学方面发挥优势。行动导向的教学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要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独立计划、独立实施与独立地评估即自我调节的行动为方法,以师生及生生之间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强调学习中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 六、教学设计的优化 学生就业后,通过毕业生反馈、专家论证和企业调研等,进行下一轮学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