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型心肌病的中西医讨论进展扩张型心肌病的中西医讨论进展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并伴收缩功能受损为特征,常表现为进行性心力衰竭、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血栓栓塞、猝死,可见于病程中任何阶段。西医对该病治疗目前仍无有效确切的治疗手段从根本上逆转心肌细胞损害,改善心功能,仅是针对心衰、心律失常、栓塞等对症治疗。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 DCM 在此情况下不失为一种可行性选择。 1 中医讨论进展 1.1 中医病名探讨: DCM 早期仅有气促、心悸、乏力表现。存在心功能不全时,症见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咯血等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归属为咳喘证、痰饮证;当右心功能不全时,症见食欲不振、腹胀、下肢浮肿等,可归属为水肿证。晚期常同时见到上述左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是全心衰竭,可综合归属为咳喘、水肿证。 DCM 中心律失常为常见的临床表现,或为首发症状。常见心律失常有室性或房性早搏、心房颤抖、各种传导阻滞、心动过速等,根据 心率的快慢,可分为快速型心律失常和慢速型心律失常,均属于心悸、怔忡范畴。部分患者可因心律失常而发生晕厥,归属于厥脱证。 猝死也可见于 DCM,常多发生在大龄儿童和年轻成人,也是引起运动员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严重心血淤阻,而致心气心阳暴脱的厥脱证。 1.2 中医病因病机: 病因为正虚邪恋。正虚,多由先天禀赋虚弱和后天失养所致。正虚即人体的阴阳气血之虚,DCM 表现为心的气血阴阳虚弱,其中尤以心气虚心阳虚为主。心气虚则运血无力,易致血行淤滞,或瘀血,导致心脏血淤或血脉淤阻之证,症见气短或气促、心悸、乏力。心气虚,久之可致肺气虚而卫外失职,易招致外邪侵袭而加重病情。同时心气虚渐致心阳亦虚,心阳虚可渐致脾肾阳虚,致使脾失运化水湿,肾失温化水湿,从而痰饮、水湿内停。以上瘀血、痰饮、水湿、外邪之侵袭俱为有形之实邪,实邪久恋,更伤正气,最终形成正虚邪实之证。此外,心气虚,血脉淤滞可导致肝淤血,症见肝肿大,触压痛苦等。若血运淤滞累及脾运失职,胃失和降,症见食欲不振、腹胀。若累及于肾,使肾阳虚损,不能温化水湿,加之脾阳不能运化水湿,则水湿内停,症见尿少,下肢浮肿等证。进而病变除肺、脾、肾受累外,还可波及到诸多脏器,如肝、胃等受累。若上述诸症俱现,是心功能不全的危重表现。 心肌病时因心气血阴阳之虚,而心肌失养,心神不宁,则症见气短、心悸、怔忡、脉律不整,或快或慢,或参伍不匀。脉诊时可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