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软岩建基面开挖的光面爆破技术应用探析软岩建基面开挖的光面爆破技术应用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车山 1 号隧道的工程概况,然后分析了光面爆破的讨论现状,最后结合车山 1 号隧道工程探讨了光面爆破工艺流程。 关键词:软岩;建基面开挖;光面爆破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K826 文献标识码: A 爆破技术以其灵活、方便、快捷、经济的特点在大坝基础、核电站基础和大型桥梁锚碇基础等工程的建基面开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采纳爆破方法可能会损伤建基面的基岩,如何削弱乃致消除爆破作用对基岩的损伤扰动、使爆破开挖后的基岩满足工程要求就成为施工质量控制的一个关键问题。为此,相关讨论提出了预留保护层的一次成型光面爆破技术,并成功应用于中等硬度及其以上岩体的建基面开挖。但对于机械方法难于开挖的软岩建基面采纳该技术是否可行,如何选取和调整相应的爆破参数,这些问题随着软岩基础的广泛采纳而迫切需要解决。 我国目前正处于大量建设基础设施的时期,且近年来,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需大量扩大国内市场,所以国内开展了大量的大坝基础、核电站基础和大型桥梁锚碇基础等工程,在上述工程中不可避开的要开挖基坑建基面。建基面的开挖中有施工面积大,方量集中,施工工期紧,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因为使用爆破方法开挖有节约工期,可大面积开挖,机械程度高等优点,所以爆破在建基面开挖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多。 1 工程背景 1.1 工程地质及水文特征 车山 1 号隧道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南里村东南约 1 公里,地貌单元为剥蚀丘陵,地形高低起伏,基岩大部分裸露。山体植被发育,地表多为果树。进出口位于丘前缓坡处,自然坡度15°~20°。隧道进口里程为烟荣上行 DK200+065,出口里程为烟荣上行 DK200+710,隧道全长 645m,海拔高程一般为 46~58m,最大埋深 82.9m。 本隧道地质情况较差,Ⅳ、Ⅴ级围岩占隧道累计长度的81.4%,洞口段围岩破裂,节理、裂隙发育,节理面、层理面为强风化物充填,含基岩裂隙水,围岩完整性、稳定性较差,施工中存在局部坍塌、冒顶、掉块等施工风险。 车山 1 号隧道设计标准高,沉降控制要求严,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展开困难,主要体现在线路处多为耕地和林地;隧道地质差,Ⅳ、Ⅴ级围岩占隧道累计长度的 81.4%,且存在浅埋、偏压,施工中存在坍塌、冒顶、掉块施工风险和工期风险。 1.2 隧道围岩分级 车山 1 号隧道采纳复合式衬砌, Ⅲ~Ⅴ级围岩的衬砌结构均采纳曲墙...